Monthly Archives: August 2011

关于无觅网、blogger和汉语

无觅网

写到一半突然出现状况因此要在文章开头加上这段话:我发现无觅网恰好最近被人发文章恶意造谣。按照中国网民的逻辑水平,我这篇文章的内容很可能会有给造谣者加码的效果,例如说“虽然那篇造谣文是假的但无觅也不是什么好鸟”之类的印象。我没必要为网民的低智负责。因此这段开头的话仅限于向无觅网的负责人澄清我本人立场之用(不过这也相当于低估了无觅网负责人的智商了抱歉)。以下是正文。

最近,我卸载了无觅插件,无觅网的一个工作人员马上就email联系上我了。我回邮件解释我为什么卸载这个插件。之后就一直没有回音了。也许是因为我很体贴地一开篇就声明“我不是要搞互联网创业,我不关心我的博客的流量、是否有‘推广’等等”,摆明不是他们的菜,于是我的意见也就不重要了。

我曾经浏览过加入无觅网的博客,发现都是为了钱的——或者不说得这么难听——都是一群“网站创业”爱好者。我对这个行当只有比较片面的了解。可是上面的网站都千篇一律,其中最多的就是IT技术新闻类博客,或者所谓“互联网观察者,观察互联网多年”的人的博客,或者就量一些使用技巧、“通过xx实现xx”之类,完了就是趣闻、图片、段子……总之就是迎合当今中国最广大网民的口味的东西。因此,当初我接触到无觅网站的时候就觉得,假如这不是网站自己设定的限制的话,它应该迫切需要打破这种局面。可是后来一想,说不定无觅网就是要做这类博客的生意。因为这类博客是有收入的,做有收入的人的生意才有收入,相反做穷人生意那就等于半慈善事业了。至少,如果无觅网是要帮助博客增加流量的话,我就已经不感兴趣了。而且我觉得无觅网抱着这个目的,虽然内容上限于上述范围没有问题,但是网站形式就不应该局限在博客。因为从设计初衷上来讲,我认为博客是为写作而设的。流量大的必须要称得上媒体,而且是门户型的媒体。无觅揽来的月光博客、科学松鼠会“名博”,只是个别非门户但已够得上媒体的博客而已,在中国它们的数量短期内不会多到可以光靠它们吃饭的水平。

Blogger

Blogger这个人群在中国有点冷门是很可以理解的。中国人的文化和西方文化不同,后者喜欢有个人空间,前者喜欢凑热闹唠嗑。因此在中国,博客虽然很多,但都扎堆在BSP。BSP也特别推动博客用户之间的互动和社交圈子。在中国,让一切都变得喧闹无比才是成功之道。至于说租用主机空间,下载WordPress系统自己建一个博客的,在中国基本上是所谓那些“站长”们,内容也是局限于上面描述过的那种范围。“科教文卫”式的、内容广泛的原创性内容博客则多半要去门户BSP那里找。虽然门户BSP会专门从中挑选国际政经或者社会百态或者娱乐八卦类的文章放到首页推广,但对于RSS订阅者来说,像李银河、邱震海等人的博客还是基本上是作者的个人思想的体现。换句话说,让我感受比较深的一件事情是,还原博客“写作”精神的,不是WordPress之类的博客系统,也不是门户网站,而是知识分子自身。

写作是为了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观点和思想。至于评论回复反而可以另外进行。因此评论栏对一个博客来说也是可有可无的。例如The China Beat就是一个没有评论功能的优秀博客。没有评论不妨碍一个博客没有读者,没有读者也不妨碍一个大脑进行思考、不妨碍写作。但是我个人感觉绝大多数平民写博客就是为了加入某种大集体、就是为了凑某种热闹、就是为了获得“合群”的安全感。假如博客没有同伴,没有回复,没有流量,先不说靠不靠这些赚钱,首先就会寂寞死。忍受不了多少时间就会放弃。

因此,我个人会比较青睐加强博客的“写作”特征,方便读者和作者的插件功能。例如,digress.it网站及其发布的插件。由于严肃的讨论篇幅往往会很长,一篇很长的文章,读者可能就中间某处进行评论,就先不得不拖到底部评论栏打字,中途又要拖回到正文中部“复习”原文,造成读者反馈极其不方便。digress.it插件使得博客的评论是逐段的。在每个自然段旁边就能打评论,评论也只针对相关自然段。所造成的效果可以称为“社会化批注”,它的前身可认为是一份Word文件在office中传阅,不同的审阅者追加批注的这种做法。我之所以自己不安装这个插件,是考虑到这个功能更适用于很多人关心的话题。从digress.it网站给出的应用范例也可以看出,类似学校课堂作业、政府征询公众意见这些情况才会派上用场。我平时认识的、能够对等地交流流变学的朋友只有一个。我的博客的内容也不会有很多人关心,不需要digress.it插件。

另一个例子就是Anthologize。它是把博客文章进行组织然后输出成电子书的插件。我安装了这个插件,但它目前还处于很初期的开发阶段。对中文的支持不是很好(而且语言很可能是开发团队最后考虑的issue之一),因此我一直没有真正使用过。我一直关注anthologize的开发进展,我计划将来当这个插件比较成熟的时候,我能把我的个人文集输出成一份电子书作为留念。

事实上,WordPress系统本身的改进有大部分都是为了方便作者和读者的。例如3.0版之后出现的post type概念,就是希望强调“体裁”的重要性。用户可以使用Custom Post Type UI插件来自己设计体裁。这甚至不局限于“写作”,还可以扩展到“摄影”、“绘画”等内容很可能会以视频和图片为主的创作。

汉语

目前,我觉得比较需要的功能就是为中文用户优化WordPress博客的typography。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讨论过了。这个无疑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这首先涉及到中文字体整个计算机世界之间的融合问题。至少,汉字在屏幕显示中的美是需要重新发明的。举个例子,真正中国的美应该是在人们没有见识过苹果和微软的图型操作系统之前,由齐白石、关山月等国画大师参与起草的界面。但是,我估计要符合国画意境和动机的图型操作系统,目前的硬件和3D技术还远远满足不了。上海世博会上展示的电子版《清明上河图》,倒是有那么点儿意思。除了界面之外,资料的存储也很可能不同于目前的“文件”系统,功能选择也不会是层级菜单,而是符合中国老庄思想的“无为之治”,这也许需要比目前Google的技术好一百倍的机器学习和云计算技术。

至少,假如能把WordPress博客的文字方向改成从上到下从右到左。标点符号也改成旧式的标准。就已经非常酷了。假如可能的话,希望国内的字体开发团队不要把屏幕显示字体的重点放在开发等线体(黑体)和衬线体(宋体)上,尝试开发一种为屏幕显示优化的小楷字体,那我就谢天谢地了。我个人愿意花500元人民币购买个人使用权。不过竖排文字的最大缺点是特别不利于中英文混排,对于常常要夹杂着英语单词的技术性内容(例如流变学),用竖排文字来讨论就很纠结。这就使我又要重提支持晚清闭关锁国和大骂新文化运动的老话了。文化问题不是“落后就要挨打”就能作为取舍理由的。让我很诧异的是今天的中国内地人,崇洋媚外已经到了骨子里了,却往往大骂使用繁体(其他华人圈称为“正体”)中文字的人“装”。我觉得要是较起真来,无论故意使用繁体字的心态有多么纯粹地是想要别人误以为他来自港澳台,也远不及提LV包的人“装”。但很明显说起实际来的话后者比前者更稀松平常。当我看到这个博客的时候,眼泪止不住流,真是被自己的矫情吓了一跳。

于是突然对新旧文化相碰之际的上一个世纪之交中国的出版物如何印刷介绍国外思想的内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硬把fair play译成“费厄泼赖”是一种方法,我之所以弄了一个日常英语发音的页面,其实就是为了将来假如我真采用“费厄泼赖”式的解决方案的话,我能有一个独立的“中英对照表”,但这并不是我觉得最好的方式。所以,我真的很想了解,在中文未被改成横排的年代,介绍外国文化如何解决英语单词的问题?是否一一需要或临时或约定俗成地翻译成中文?

也许,无论如何——哪怕“费厄泼赖”也好——翻译成中文字这一点,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今天之所以——尤其是高深的技术性内容——允许中文夹杂着英文,是因为当今中国人无不以懂英语为荣,中国知识分子大多不介意读英语。或者说,与竖排时代的中国人相比,今天的中国人比较崇洋媚外。不过也难怪,层出不穷的新词汇都是英语,怎能一一翻译得过来?这也说明当今世界中国很落后。世界的发展没有中国什么事。游戏是西方人爱玩的游戏,中国人本来就不爱玩被逼着玩。在网上找到一篇介绍印刷汉字从竖排到横排的变化过程,发现之所以先用横排的理由是:横排版的阅读速度是竖排版的1.345倍。当年钱玄同对陈独秀也说过类似的话:

目係左右相並,而非上下相重。試立室中,橫視左右,甚為省力,若縱視上下,則一仰一俯,頗為費力。以此例彼,知看橫行較易於直行。且右手寫字,必自左至右,均無論漢字、西文,一筆一勢,罕有自右至左者。然則漢字右行,其法實拙。若從西文寫法,自左至右橫迤而出,則無一不便。

可见,自从西方列强攻入中国之后,“迫不急待”地想要进步成了深入骨髓的特质,自打那时候,“进步”成了无论什么政权下都雷打不动的第一真理,为“进步”,死人都在所不惜。这可以说是中国人被西方列强真正打败的体现。我也说过中华民族也并没有真正的站起来,现在还是趴下的。何时中国人不怕“慢”了,不必事事皆考虑“与世界接轨”了,就站起来了。

一种典型的回复

中国网民上网目的

中国网民上网目的

(四)农村网民的互联网应用深度比城镇浅,娱乐化倾向更为明显

目前农村网民平均上网时长是12.3小时/周,比城镇网民的17.9小时/周的使用深度要浅。从细分互联网应用上看,代表信息获取方式的网络新闻、搜索引擎使用率分别为61.4%和56.6%,分别比城镇居民相应使用率低了15和18个百分点;娱乐是多数农村网民上网的主要目的,多数网民仅将互联网当成聊天工具和玩乐工具,网络音乐和网络影视的在线收听观看率非常高,分别有86.4%和76%的农村网民使用这两项网络应用;此外,农村网民在网上发帖(回帖)的比例是 21.5%,比城镇网民的36.8%低了15.3个百分点,农村网民在互联网上的互动程度低于城镇网民。

(五)农村网吧盛行,提供上网渠道的同时凸显出较多经营违规问题,尤其是未成年人

进入网吧上网比例较高农村网民在网吧上网的比例已经接近半数(48.5%)。即 5262万农村网民中,网吧网民已经达到2552万人,网吧是农村网民上网的重要途径,以收入不高的男性网民为主。但网吧违规经营及农村中小学生网民出入网吧的情况仍比较严重。农村未成年网民出入网吧的比例高达 45.4%,这一现象要比城镇普遍的多,同期城镇未成年人在网吧上网的比例仅有26.1%。农村这些未成年网民中,87.6%都是学生。,娱乐化倾向更为明显。目前农村网民平均每周上网12.3小时,比城镇网民少了5.6小时,使用深度浅。在网络新闻、搜索引擎使用率方面农村网民分别为61.4%和56.6%,比城镇居民相应使用率低了15和18个百分点。同时,多数农村网民仅将互联网当成聊天工具和玩乐工具,分别有86.4%和76%的农村网民使用网络音乐和网络影视功能。

中国的网友比较喜欢把一切社交形式都纳入到BBS的框加来理解,发布的人一律称“楼主”。原因是中国人上网绝大部分是消遣娱乐,中文网络上因此也没有什么专业性内容。就算遇到严肃讨论问题的文章,也仍然仅仅从中寻找消遣娱乐的因素。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中国人之中有文化的那部分文革死光了,只剩下一堆文盲地痞来发展资本主义。

所以看中文网站上的回复经常会让人语塞,不利于形成讨论。在中文网上,辟谣要以造谣的形式来实现。因为在中文网络上面除了谣言能盛行之外没什么能盛行了。

关于中国网民的典型回复,网上有很多其实是中国网民的典型回复作为“五毛”的典型回复来批判了。一般的判词就是“缺乏逻辑”、“情绪化”之类。问题是,五毛党的回复当然就不是给美分党看的,五毛党的言论目的很明确,就是保住那些易被忽悠的中国网民的取向。本文开头已经点出了中国网民调查的部分结果了,因此五毛党言论为什么要低智和情绪化就应该很容易理解,追究五毛党其实没有必要。

每当我们想深刻地认识中国人,都有一个很方便和实用的资料来源——《鲁迅全集》。其中关于中国网民的典型回复,鲁迅在《论辩的魂灵》一文中已经概括得比网上很多总结要精妙了,值得我全文引用:

二十年前到黑市,买得一张符,名叫“鬼画符”。虽然不过一团糟,但帖在壁上看起来,却随时显出各样的文字,是处世的宝训,立身的金箴。今年又到黑市去,又买得一张符,也是“鬼画符”。但帖了起来看,也还是那一张,并不见什么增补和修改。今夜看出来的大题目是“论辩的魂灵”;细注道:

“祖传老年中年青年‘逻辑’扶乩灭洋必胜妙法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今谨摘录数条,以公同好——

“洋奴会说洋话。你主张读洋书,就是洋奴,人格破产了!

受人格破产的洋奴崇拜的洋书,其价值从可知矣!但我读洋文是学校的课程,是政府的功令,反对者,即反对政府也。无父无君之无政府党,人人得而诛之。”

“你说中国不好。你是外国人么?为什么不到外国去?可惜外国人看你不起……。”

“你说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你就是说中国人生疮了。既然中国人生疮,你是中国人,就是你也生疮了。你既然也生疮,你就和甲一样。而你只说甲生疮,则竟无自知之明,你的话还有什么价值?倘你没有生疮,是说诳也。卖国贼是说诳的,所以你是卖国贼。我骂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我的话既然不错,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

“自由结婚未免太过激了。其实,我也并非老顽固,中国提倡女学的还是我第一个。但他们却太趋极端了,太趋极端,即有亡国之祸,所以气得我偏要说‘男女授受不亲’。况且,凡事不可过激;过激派都主张共妻主义的。乙赞成自由结婚,不就是主张么共妻主义?他既然主张共妻主义,就应该先将他的妻拿出来给我们‘共’。”

“丙讲革命是为的要图利:不为图利,为什么要讲革命?

我亲眼看见他三千七百九十一箱半的现金抬进门。你说不然,反对我么?那么,你就是他的同党。呜呼,党同伐异之风,于今为烈,提倡欧化者不得辞其咎矣!”

“丁牺牲了性命,乃是闹得一塌糊涂,活不下去了的缘故。

现在妄称志士,诸君切勿为其所愚。况且,中国不是更坏了么?”

“戊能算什么英雄呢?听说,一声爆竹,他也会吃惊。还怕爆竹,能听枪炮声么?怕听枪炮声,打起仗来不要逃跑么? 打起仗来就逃跑的反称英雄,所以中国糟透了。”

“你自以为是‘人’,我却以为非也。我是畜类,现在我就叫你爹爹。你既然是畜类的爹爹,当然也就是畜类了。”

“勿用惊叹符号,这是足以亡国的。

但我所用的几个在例外。

中庸太太提起笔来,取精神文明精髓,作明哲保身大吉大利格言二句云:

中学为体西学用,不薄今人爱古人。”

所以五不五毛的问题其实并不重要。我甚至更愿意被告知说网上所有的低智言论都来自五毛党,智商都是经过故意降低了的。事实很可能并非如此,我觉得相当一部分这些言论是出自于真心,莫非是这些人是的而且确地蠢?我觉得也不是,中国人是天生聪明的,所以在中国人这里,逻辑不是拿来遵守,而是拿来玩弄的。难道以中国人的大脑,会分不清“我叫孙尉翔”、“我是中国人”、“中国人不都叫孙尉翔”这三句话么?之所以仍然做这种推理,其实就是为了他想要的结论。典型中国人的思维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思辩能力弱”只是“不择手段”在说理上的表现而已,其实并非真的“弱”。

UPDATE: 本文发表没多久,我又遇到一个典型回复了。在Nature上最近有一篇中国人写的文章说中国科研经费审批标准只看文章影响因子。这种陈辞滥调我是当然提不起一丝兴趣的。倒是文后有一个评论很有趣。不同于其他就事论事的评论,这条评论说:

Totally agree with author, very honest, Professor Wang is one of the great professors in synthetic organic chemistry in China.

当然,没有人规定说评论必须怎样。一篇讨论民主理论的文章后面你完全机以评论说今天天气很晴朗。所以不是说评论有问题,是人有问题。我觉得中国人是对人不对事的。人好,说的话就对;人差劲,说同样的话就不对了。因为中国人没有那个脑筋光从一句话本身来判断?还是中国人太懂得联系关于人的信息来做判断?还是因为在中国人社会,人的因素确实比事的因素重要一百倍?因为反正“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在中国人社会生存需且只需搞清楚君臣关系,其他一切都是浮云。

收到了Amazon的书兼谈所谓“科普”

关于书

[AMAZONPRODUCT=B0000CHRBO]

我上个月在Amazon买的三本书今天到了其中一本:Measurements of Mind and Matter,作者是G. W. Scott Blair。我曾经在两篇文章中都提到了Scott Blair这个人,最近的一篇说了要买他的两本书。其实原因并不是因为想学习流变学——他的书是半个多世纪以前写的了。我想看他的书,原因一方面是受他写的paper的文笔所感染,另一方面是想了解一下流变学的历史。虽然,关于这个学科的历史,Water等人已经合著过Rheology —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一书,比较详细:

[AMAZONPRODUCT=0444829458]

另外,Deepak Doraiswamy写的一篇文章标题为The Origins of Rheology: A Short Historical Excursion的短文其实资料也很详细。但是,以上的资料作者是带着写历史的目的去写的。而Scott-Blair的书是写他当时的看法,不是后人为写历史而作的解读,因此是第一手资料。

Scott-Blair的研究和学术观点似乎在当时常常被批评。我在Scott-Blair论流变学的两个目的和吵架一文中已经介绍过有人对他的另一本书A Survey of General and Applied Rheology进行批评,他还“激情回应”过。现在我手头上这本Measurements of Mind and Matter的前言里作者自己也承认:

Recently, moreover, I have for some time been tinkering with the theory of dimensions in my own field of rheology and have been criticized for doing so. Whether these criticisms are justified is not for me to say but, naturally enough, it had not failed to occur to me, as soon as I saw where any satisfactory explanation of the data from my experiments was leading me, that it would never do to tinker with dimensions without first making a fairly thorough study of the classical theory, so I made something of a hobby of the subject.

我另外找到了一个criticism例子。Measurements这本书出版之后,在The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上有一篇长达两页半的书评,全篇没讲过好话,都不知道引哪段好,大家还是自己去看吧。我认为这个书评不能说不中肯,但是Scott-Blair连一般的研究性论文都写得很像散文,这本书于是也不应该当成学术专著来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Scott Blair被批评得太多,因此Barnes在他的关于触变性的review里这么说:

Readers with an interest in the historical derivation of scientific expressions are directed to Scott-Blair [10], p.52. All Scott-Blair’s books were written as personal memoirs and are very evocative of the man himself for those who knew him.

意思似乎是说那些批评他的人其实都不懂他。

Cover

Cover


Dedication

Dedication


Other Books by the Author Page & Title Page

Other Books by the Author Page & Title Page

上面是我收到的书的实拍图。虽然是二手书但还是非常完好。这本书也是按照很经典的book design,打开cover,先来一页空白的,叫做end paper。然后,就轮到half title page,这一页上面只有书的标题,其他啥都没有。然后翻过这一页的背面有Other Books by the Author。再然后,就轮到title page,有书的标题、作者信息、出版社,翻过背面是出版信息。接下来就是dedication页,上面写着:

This little book is dedicated to all those who are not afraid to cross frontiers

上面提到的不友善的书评恰恰抓住了这个dedication来进行嘲讽。基于作者受到的criticism,我觉得这句话更对,或者可以改得更直接些:This little book is dedicated to all those who are not afraid to cross frontiers, and of the criticisms that come afterwards.

关于所谓“科普”

当然,我到现在还没有正式把书看完,也许这书确实很烂。但我今天光看了第一章,就发现一些很值得一提的闪光点,是关于“科普”的。

首先,貌似早在此书出版的那个年代(上世纪50年代),大众认识与科学研究之间的鸿沟已经成为“瞩目”的问题,以至作者有兴趣对此给出一个他个人的解释(接下来还会引用大段大段的英语,因此我自己作了一些翻译):

[I]n science it is a mistake to visit the sins of the fathers upon the children and that the mistakes of the nineteenth-century psyco-physicists presumably serve as a warning to their successor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who should therefore be less and not more likely to fall into the same type of snare. This tendency of scientists to develop ‘preferred fields’ and to despise work in the forbidden borderline territory, may well be one of the causes of the remarkable lack of popularity of science among the general public. Whatever the politics of the man in the street of this generation may be, snobbery is at a discount and I think that perhaps he feels, not without some cause, that there is too much intellectual snobbery among scientists.

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不要延续前辈的失误。十九世纪的心理-生理学家所犯的错误应该为二十世纪的后辈有警示作用。后辈们应该尽少落入相同的陷阱中去。科学家们优先发展他们所爱好的研究领域,却对超出领域范围的工作加以鄙视的这种倾向,多多少少阻碍了科学在一般大众之间的流行。无论一个时代的流行意识形态是什么,在一般大众(man in the street)看来,迷信权威总是不光彩的,而科学家则往往被认为太迷信权威了。

Scott-Blair似乎很喜欢用“街男”(man in the street)来表达跟laymen(外行大众、普通百姓)差不多的意思。因为后面他继续举了个当时电台的例子:

We have only to look at the general standard of scientific journalism or at the amount of time allocated to science by the B.B.C. to realize how little scientific matters mean to the general public. The B.B.C. bases its choice of programmes on ‘Listener Research’ and, within the tiny fraction of its time devoted to science it arranges not only for the best research workers to speak but, lest the scientist should often prove a bad advocate in his own cause, there are feature programmes in which professional actors and broadcasters use their skill to interest the public in science. Yet from the total time allowed to it, even by comparison with music, drama or literature, science is evidently of very little interest to the man in the street in spite of its obvious threats to his peace of mind or potentialities for the increase of his comfort.

No, science is technical, difficult and dull and is generally supposed to deal with abstract matters which have little connection with everyday life except, of course, in so far as the power which it brings increases our dangers or improves our amenities.

Of course, it would be as fatal to popularize science by compromising its principles as it has been to pursue such a course with religion. People will accept hard sayings not by compromising them but by making them meaningful. In our struggle towards what Lancelot Whyte calls ‘the Science of Man’, we are held back by many things, not least by this idea of ‘preferred fields’.

我们只要看一下一般的科学媒体,例如BBC电台花在科学上的时段长短,就能了解科学对于一般大众是多么无足轻重。BBC的做法是基于他的听众研究结果的,在微不足到的时间里,电台不光邀请了最好的研究者来介绍,而且考虑到科学家在宣传自己工作方面往往很蹩足,电台还请了专业的演员和播音员,通过他们的专长来引起公众对科学的兴趣。然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尽管还配以音乐,加入了戏剧性和文艺性,科学还是明显地不被普罗大众(the man in the street)所接受,哪怕事实上科学无论对物质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平静都举足轻重。

科学必然是高深、困难而乏味的,因为它主要涉及的是抽象的事物,跟日常生活的关系很少——当然是除开它的产出给生活所带来的改善不谈。

当然,为了普及科学而歪曲它的原理的做法,就跟为了普及科学而将其宗教化的做法一样恶劣。凡是人们愿意相信的教义,都是因为公众明白其真正的含义,而不是通过歪曲其本来的意义仅为博得人们的皈依。在我们把求知的触角伸向Lancelot Whyte在他的书中倡导的“关于人的科学”(注:即心理学)的过程中,我们所面对的阻碍远不止“固有领域限制”这一条。

很明显,作者本身要谈的是如何使心理学的发展问题,但这段文字却同时谈到了科普的问题。有趣的是其中还透露了一下电台时代的科普节目。Scott Blair对于科普所持的观点,跟我以及很多其他严肃的科研工作者都一致,那就是宁缺勿滥。所谓滥就是指以“流行”、“传播”、“新闻性”、“吸引眼球”为第一位,内容为第二位。甚至为了前者不惜牺牲后者,做一些以辞害意、画蛇添足甚至白马非马的事。Scott Blair说就算电台专门找一些跳梁小丑来表演以弥补科学的枯燥,在公众当中仍然收效不大,并坚持说科学就是抽象枯燥的,一点也不应该有趣。

这其实是不为“人民群众”所欢迎的言论。什么言论是为“人民群众”所欢迎的呢?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历史是群众创造的”这些话就当然为“人民群众”所喜欢了。事实上历史上说这样的话的人都是骗子型的公共知识分子。同理,说“科学就是枯燥的,不会有趣”这种话,也当然不为“人民群众”所欢迎,因为这相当于把普罗大众拒于科学之门外。“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么什么话为“人民群众”所欢迎呢?当然是说“科学也可以变得很通俗很有趣”,并为民请命地自诩“剥开科学的坚硬外壳”会大为“人民群众”所接受了。这就是姬晓华(音)办科学松鼠会、办果壳网和“谣言粉碎机”的成功之道。事实上他很清楚公众需要的其实不是科学,他提供的服务于是无需也确实不是科学。

无独有偶,在D. James教授的主页上有他在CalTech读研期间上电视的一个视频(要翻墙)。这是一个竞猜节目,他带来的是一罐PEO水溶液,结果他告诉主持人说这个液体“flows uphills”。完了参加游戏的嘉宾们就要旁敲侧击地问他问题,并猜出这是什么。让我吃惊的是无论是主持人还是问问题的嘉宾们所显示出的受教育水平——我是指所受的思维训练的水平。我觉得比如说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节目所请过的大多数知识分子并不显示出这种水平,他们可以很好地显示出他们对自己的立场的“坚定”(通过吵架音量),但很少有通过就事论事和有问必答来显示出其思维素质,加上主持人特别喜欢打断本来正在进行得好好的辨论,还不是邀请水平参次的“现场观众”发表不咸不淡的所谓观点(其实多数只是声明了一下立场,没有contribution)。

著名辟谣控@能靠点儿谱吗非常介意一个科学可以解释(在他哪里没有科学不能解释的事情)的事情被当作卖点来赚钱,例如“过冷水受激结冰不值20块钱”。非常希望他能揭露出D. James这段视频的蛊惑,再次拿出他拿手的气急败坏神态愤然指出“这无非是高分子浓溶液的弹性使然”(因为拿这个作为电视节目所骗到的广告费就远不止二十块了,“罪恶”要更深重),把原本属于D. James的神奇性,转化为属于他的权威性,让原本admire前者的普罗大众(the man in the street)变成admire他本人。他的做法,事实上也是松鼠会所有松鼠共同的做法,也将会是果壳网等等的做法。最近21世纪网有一篇标题为民间辟谣者不具备信用优势的文章,文章主旨是好的但说理有缺陷。事实上,辟谣和造谣是异曲同工的事情。因为他们的受众都是无知大众。不信造谣的人自然无须辟谣,需要辟谣的人自然会再相信新的造谣。姬十三的生意能长久就是在于他的受众是可以无数次“可逆”地在“信谣”和“辟谣”之间摇摆的。他的生意依赖于谣言,他和造谣者是坐同一条船上的。因为在无知者——即松鼠会之流的受众——那里,相信谣言和相信松鼠会同样理由不足。所以松鼠会的“辟谣”并不是源自于他们的科学性——懂检验其科学性的人也无需他们帮忙辟谣了——而其实还是源自然权威性、光环、形象、品牌。因此,把松鼠会做大的策略跟把中医养生做大的策略本质上没什么两样。就像朱利安·班达在知识分子的背叛里所说的:“他们把政治激情带进知识分子的活动中”。因此,“真理是有用来决定的,正义是由环境来决定的”,以便维持他们作为真理和正义化身的一贯性,不断积累“权威性”的砝码。

所以Scott Blair说在普罗大众那里snobbery is at a discount是大错特错了。至少在中国的普罗大众,snobbery is of big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