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我的研究笔记

分享一些书(1)

一、

我认为(广义的)化学专业的学生有必要学习比现在的教学体系中所含有的多得多的数学和物理。因为,很多物理学领域或问题,今时今日只有化学家们关心了。这些领域在物理学界已经不受重视,或者,做这些领域的物理学家渐渐被认为是化学家。但是从教学背景上,能做得动这些领域研究的人,仍然是物理系背景的为主。以化类专业目前的教学体系,不大量补习必要的数学和物理知识是做不动这些领域的问题的,甚至理解不了。

我认为,既然只有化学家关心这些领域,那这些领域就不该视为物理学领域——无论它多么“像一门物理”。从还原论的观点,所有自然科学都是物理学。如果说这种论调是无聊的,那我们就只剩下根据“谁关心什么领域”这件事上的一些共性来划分学科了例如,化学家如果关心到了生物一些问题,那这些问题就是化学问题,在这些问题上的成就如果能获得诺贝尔奖,那应该属于诺贝尔化学奖——正如实际上过去好多年的诺贝尔化学将那样(尽管很多人并不买帐,认为都是生物学的工作)。

如果领域的划分变化了,本科教学不随之转变,就会面临第一段所说的问题——一些领域,物理界没人做,化学界的人做不动。更糟的是,化学界的人能做动的问题将随时代的推移而越来越陈旧,由这些人组成的所谓“化学学科”将会痿缩。这恰好是正在发生的事情。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化学领域的新情况,来更新化学本科的学习体系。如果我们发现,根据当下和未来的研究现状,大量化学的研究领域所需的数学和物理学知识几乎不亚于物理学系,那就应该让化学系的教学作出相应变化,而不应迁就于生源因素的传统惯性(例如许多学生是为了逃避数学和物理,才选择化学学科)。

二、

事实上,就算未必基于上述的观点,也已经有很多化学专业的学生想要自学更多的数学和物理。但是,传统的教学体系对教科书市场的影响非常大。教科书都是按照传统的大学专业和教学习惯来编写的。所以化学专业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总会面临,想学的某方面知识,只在面向物理系的书里,并默认了物理系一般的教学顺序,特别是包括了物理系学生数学课的广度和深度。一些“教学用书”色彩不深的教材,也未必适合自学。因此,学生本来就不懂,还需要花大量时间去搜集、鉴定和试验很多本教科书;往往花了很大的工夫,仍然无法正式地、舒适地开始学习。

这时,也许可以在网上找一些其他学习者分享的“书单”、“书评”。

英文书世界amazon.com上的书评水平是比较高的,也很有参考价值。事实上,英文教科书也普遍遵循“最大程度方便自学”的文化,因而在前言部分一般都会讲本书所假设读者已有的先修课程、本书各章节安排和学习(或讲授)顺序建议,然后就是本书难度和深度的设定及理由等。很多网上书店也能提供书的前几页(至少会包括目录,有时能包括前言,甚至整个所谓front matter)的免费预览。这能让读者很快就明确这本书适不适合自己。

但是,中文网站上不仅书评少、水平差,而且中文教科书普遍不是学生至上的,而是教师至上的。因为中国教育风格特别重视课堂教学,特别重视通过课堂讲授来达到尽可能大的理解。因此教科书本身就被放在了辅助、参考的地位,而极少假定它会被学生拿来自学使用的。在我们的教学体系中的英语教学来看,大学生普便英语水平最多就是达到六级。看过六级试卷的人就知道,这种英语水平无法支撑科技论文的阅读(和写作),更别说是几百页的英文教材了。所以尽管中文教材普遍有上述不足,对于英语水平欠佳的大部分学生,中文教材是他们唯一的选择范围。

三、

很多教科书会以A first course of …为书名。所谓“first course”就是说,在第一次学习一门学问的时候适合看的书。第一次学习一门学问时有何特点呢(或说对书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呢)?我想首先就是不能太厚。要让人在不长的时间内就能了解这门学问大概包括哪些内容,前因后果的顺序。其次就是要“循序渐进”(pedagogical),让初学者看得下去。这时可能还包括要附有一些补充知识,比如一本以测度论为语言写成的概率论,至少书内附有测度论基础知识。

这隐藏了一种学习建议就是,不要想着只学一遍。所以,既然反正要学若干遍,那么我们当然可以理性地根据我们的学习目标预先安排,每一遍分别花多少时间,学到什么样的广度和深度。在“找书”这件事上,最难的是找到方便第一遍学习的书。因为一来这时你完全不懂要学的内容,二来从大量标题相近的书中找出满足first course特点的书,必须一一翻阅才行,很花工夫。有些书,标题写着first course,其实更适合作为second course。就算你已经看了前言、目录,十分肯定这本书适合自己初学,但仍可能学到一小半才发现,内容与预计完全不符,又只好倒回原点继续找书。这样的事情碰到多了,很难说不会耗尽一个好学的学生的毅力。

基于上述考虑,我介绍一些在自己学习的过程和教学实践当中知道的书。我保证所有这些书都是我精读多次,十分熟悉的。而且我推荐的往往不是最为知名的经典。那些书早就被不同人重重复复地推荐了,就算我也觉得它们好,也不用我再推荐一次。而且满篇书评推荐的都是这种经典,实在令人怀疑你是否自己没读过,从别的书单抄袭过来的。我特别厌恶这种洋洋洒洒的书单。它们无非做了搜索引擎能做的事,甚至还不如搜索引擎结果多(我知道的很多书,都是通过善用各类搜索得知的)。

四、

几乎100%的情况,物理的书读不懂或者读不下去,都是因为缺少数学知识。然而,并非每次遇到这种情况,你都能意识到是缺少数学知识。因为具体往往表现为:符号在书中都作过定义,运算法则也在书后列明了,数学公式你都看得懂,你困惑的是物理图像。我在这里希望强调的仍然是:物理图像上的困惑,都是数学语言的习惯性简化、省略和符号滥用造成的。你需要的不是直接帮你形容出易于理解的物理图像,而是更加小心的使用符号和概念来重述一次理论。理论物理的“图像”,就是描述它所使用的数学,而不是其他东西。

但仍然成问题的是,既然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往往意识不到缺数学;就算看到了上一段忠告,你有意识地思考是否缺少了数学,也未必容易确定到底缺少了哪方面的数学。

我提供的办法就是,独立地学一些近世的、统一在集合论之上的一些数学。因为,若说许多物理教材的符号和概念使用不严格而易于在学生读者中诱发一些疑惑,那往往是因为这些教材采用的是20世纪之前的习惯——这更适合本科。

具体地,20世纪之前的物理学先贤(早期的例如库仑、法拉第、拉普拉斯、麦克斯韦等)都是牛顿和莱布尼兹的“门徒”。他们都是学好了微积分,仅靠微积分工具,做出了许多杰出的物理问题。很多他们做出来的物理问题,在今天更常用更近世的数学来做了,可见他们超前之处和天才之处,但同时也是因为他使用旧的数学做出来的版本,是简化/近似/不严格/引入了直觉ansatz/临时发明了运算规定……的版本。它们充满了“物理学上的思想”,但在数学语言上又特别贴近今天的、恰好也只学过基本的微积分的本科学生。因此20世纪前的处理方法,仍然是本科教材中流行的方法。

20世纪初以罗素的《数学原理》和希尔伯特的数学问题为标志,牛顿和莱布尼兹以来分散而庞杂的新的数学被形式逻辑和集合论统一了。很多原本并非没有的数学,被重新用更抽象的语言复述之后,又反过来用于复述曾经用旧数学叙述过的传统物理,当然更多的是构建近世物理。我个人的体会是,初学就目睹逻辑严密的公理化铺陈,才能让人尽快“放弃幻想”,忘却“一定要从曾经见过的事情来理解新知识”的惯性。而且严格、准确地理解数学语言(而并非常见物理学教材中旨在“会算就行”的“数学准备”),大量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会碰到的理解难点和易混易错知识点,都立刻变得特别“安全”、“天然”和“顺利”。值得再一次强调,物理知识点上的混淆误解,几乎100%来自该学生对所使用的数学工具本身的混淆和误解。在这里,基于集合论(而得到的各类“空间”)的数学语言,就是将来能够享有上述的那种“安全”、“天然”和“顺利”的基础。

往大了说,物理学若想追求大一统,那么必然离不开数学语言的大一统。往小了说,在比较统一的数学语言基础上阅读不同分支的物理书,你很容易找到事半功倍的经验。特别是近世物理,往往是理论物理学家使用一种数学形式在一个领域中获得了成功之后,又应用于另一领域而做出来的。一门一门地学这些物理,要学完了才看见;学好数学之后再学物理,不仅很快看见,还能激发你进行新的创造。让你更快地成为主动探索者——这也是高等教育的目标。

五、

很多面向物理系学生的“数学物理方法”课本,是anti-mathematics的。它们不过是一个稍微扩大了的“数学准备”,是“会算就行”邪教产物。因此我不建议纯洁的化学专业学生找这类书来学习数学。但除了一本:

Sadri Hassani (2003), Mathematical Physics: A Modern Introduction to Its Foundations, 2nd ed., Springer

我主要是看这本书的第一版,但第二版值得替换。因为第二版稍微加强了集合论,而且印刷好看了些。这本书的副标题中的“Modern”和“Foundation”,基本标志了它与其他“会算就行”型数学物理方法教材的本质区别。一本巨厚的书,也几乎以coherent的方式把数学的大面积内容覆盖了。这在某种意义上,是适合作为first course的,但在另一些意义上又特别不适合。比如,它应该是你碰到的第一本数学书。但它太厚了,这又当然不是你第一本看完的数学书。也许它更适合用first crush形容吧。

这本书在初学时帮到我的方面包括:1)前面说的coherent。在我初学的时候,我还不知道,这种统一本来就是近世数学的特点,因此是开了眼界的。我想也许很多化学专业的同学跟我一样也需要在一开始就打开这种眼界。2)该书的bibliography让我知道了更多经典的数学书。而且尝到甜头之后,我看其他数学书的时候也经常翻它们的bibliography,试图发现更多更早的经典,因此我很快知道了大量“第一本书”。3)该书的侧注,也成了我看其他数学书时的侧注方法。特别,不以“引理、定理、定义……”的形式写成的,而是把定义和定理藏在了字里行间的数学书或段落,特别需要侧注。

而其余时候,这本书的不同章节更多地是在我后面的需要学习当中的first reference。

可见,这本书有很多不同的“first”的意义。因此就算它厚得不行,也在此先介绍了。

这是我去打印店打印装订完的纸版。当年我还没有Surface Pro也没有iPad Pro,电子版不方便学习。但是纸版实在太重了,不耐重复翻阅,现在它们都快脱胶了。有了平板终端之后,我,就很少翻它们了。

关于离散测度没有密度的问题

对于若干个离散质点组成的物体,能否定义其质量密度?不可以。考虑以下简化的问题。

x_1,\cdots,x_n\in\mathbb{R},且各不相等。对任一勒贝格可测集A\subset\mathbb{R},定义以下测度:

    \[ \delta_i\left(A\right)=\left\{\begin{array}{cc} 1,&x_i\in A\\ 0,&x_i\notin A \end{array} \right.,\quad \mu\left(A\right)=\sum_i\delta_i\left(A\right),\quad\nu\left(A\right)=\sum_i p_i \delta_i\left(A\right) \]

其中 p_1,\cdots,p_n\in\mathbb{R}^+。若是在讨论概率则还需\sum_i p_i=1。虽然\nu\mu绝对连续(可验),但由于\mu不是\sigma-有限的,因此不适用于拉东-尼科迪姆定理以找到满足

    \[\nu\left(A\right)=\int_A \rho d\mu\]

的“密度场”\rho。Truesdell & Toupin的CFT[1]只对连续物质定义了密度,离散质点只有质量,没有体积和密度。在Truesdell & Noll的NFT[2]中这一点更明确。

在讨论物体的质量时,在这样一个定义下,一个由无限个离散质点组成的物体质量将会是无穷大的。理论上我们接受这一设定[1]。相应地,在讨论概率的时候,如何讨论一个无穷离散集上的概率?可以从有限集的情况向无穷进行推广而不会产生概念上的危机,例如这一链接中的例子。

一个由若干个离散质点的组成的物体既然没有质量密度场,那么它的“连续性方程”是怎样的呢?如何讨论其“质量守恒”律呢?CFT在定义了离散质点的质量后没有再讨论这个问题,而NFT从定义物体质量的时候就明确不考虑离散质点的情况。我在这里给出的意见是:连续性方程只是在需要用连续介质力学时才需要首先列出的。对于离散质点组成的动力学系统,已经可以使用常规经典力学课本中介绍的牛顿力学或拉格朗日力学来刻划。如果非要讨论离散质点体系的连续性方程,那完全不妨引入Irving-Kirkwood-Noll procedure[3],此时所有连续介质的公设仍然成立(see also [4])。

现在我们转而考虑相空间流体由离散点组成时的相密度场问题。本文一开始已经否决了,对若干个离散点是无法定义密度场的,也没有资料讨论这种体系的“连续性方程”。因此,如果一个动力学系统在某种约束下,其所有可取的状态(all admissible states)在相空间是离散的状态点(多于1个),那将无法定义“密度”并讨论其刘维尔方程。问题是,这种情况是否可能?我的推断是不可能。以下是一些不太充份的理由。

如果一个动力学体系在某约束下可以取两个离散的状态点,那么既然它们都“可取”,就应当存在一个虚拟运动由其中一个状态达到另一个状态。但这将要求这个动力学体系要么速度无穷大(构型空间中的瞬移),要么加速度无穷大(动量突变)。能否说在经典力学中这两者都不被允许?如果速度(动量)无穷大,将导致无穷大的能量。只能说,如果认为整个经典宇宙是一个孤立体系的话那么整个宇宙的总能量是有限的常数(否则没有能量守恒的讨论),任于这个宇宙内的动力学体系不可以具有无穷大的能量。因此,也不可能有无穷大的加速度,因为这需要消耗无穷大的能量,经典宇宙不具备。但是经典力学对宇宙是否必须有这种孤立系统的规定,我不太清楚。而且如果真的一定要依赖这一规定,才能禁止加速度无穷大,那可能孤立宇宙就是经典力学的其中一个必要的基础。总之,我目前依赖于速度无穷大和加速度无穷大的绝对禁止。

为何两个“可取”状态间一定要存在至少一种连结它们的虚拟运动呢?为何不能通过设置初条件为任一个可取状态,然后体系之后就留在那个状态不动?——这样也不违反“两个状态都是该约束下可取的”,但之间没有任一种虚拟运动可以联系。我答案是,这种情况违反因果律或信息守恒。因为力学问题中的“初条件”,也必须是在同一动力学规律下可以从其他状态“达到”的终点,不能是“无因之果”。如果一个初条件状态,除了人为设定它在这一状态之外,无法从其他状态达到,那这相当于“上帝的第一推动”问题。而这一问题适用且只适用于一个动力学系统——整个宇宙。所以在任何具体动力学系统的问题中这是不允许的。

所以,动力学系统的相空间流体可以一般地避免“离散点没有密度”的问题。它总是“连续介质”(或说是单连通紧集)。


2022/10/4补充:在R. Tolman教材中是这样引入的:

…, it is also to be noted for statistical purposes that we shall wish to use ensembles containing a large enough population of separate members so that the numbers of systems in such different states can be regarded as changing continuously as we pass from the states lying in one region of the phase space to those in another. Hence, for the purposes in view, it is evident that the condition of an ensemble at any time can be regarded as appropriately specified by the density \rho with which representative points are distributed over the phase space.

The quantity \rho is then to be understood as determining the number of systems \delta N, which would be found at time t to have coordinates and momenta lying in any selected infinitesimal range \delta q_1\cdots\delta q_f\delta p_1\cdots\delta p_f,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quation

    \[\delta N=\rho\left(q,p,t\right)\delta q_1\cdot\delta q_f\delta p_1\cdots\delta p_f\]

We assume a large enough total population of systems so that \rho and \delta N can be regarded with sufficient approximation as changing continuously as we go from one region in the phase space to another.

By integrating over the whole of phase space, we can write

    \[N=\int\cdots\int\rho\left(q,p,t\right)dq_1\cdots dp_f\]

as an expression for the total number of systems N in the ensemble or phase points in the phase space.

p. 46~47

这段引入字面上是希望当N足够大时,微、积分表达式能作为相空间密度的一种近似。但作者仍然坚持积分后的是“系统的总个数”(total number of systems),是可数的概念。这其实暗示了种用Dirac delta函数来表示离散点密度的方法。如果这么处理,上述的表示就不是一种N很大时的近似,而是对任意N的精确表示。

References

  1. C. Truesdell, and R. Toupin, "The Classical Field Theories", Principles of Classical Mechanics and Field Theory / Prinzipien der Klassischen Mechanik und Feldtheorie, pp. 226-858, 1960. http://dx.doi.org/10.1007/978-3-642-45943-6_2
  2. C. Truesdell, and W. Noll, "The Non-Linear Field Theories of Mechanics", The Non-Linear Field Theories of Mechanics, pp. 1-579, 2004. http://dx.doi.org/10.1007/978-3-662-10388-3_1
  3. P. Podio-Guidugli, "On the Mechanical Modeling of Matter, Molecular and Continuum", Journal of Elasticity, vol. 135, pp. 435-456, 2018. http://dx.doi.org/10.1007/s10659-018-9709-y
  4. A. DiCarlo, . , P. Podio-Guidugli, and . , "From point particles to body points", Mathematics in Engineering, vol. 4, pp. 1-29, 2021. http://dx.doi.org/10.3934/mine.2022007

粘弹性的认识历史(一)

前段时间做过一些关于粘弹性(viscoelasticity)的研究历史的资料调查,就在此作一些不完整的总结。

实际上Maria Grazia Ianniello作了很好的总结工作​(Ianniello 1993)​​*​,我写的内容大部分都是直接来自这里。其实我也独立地评估过她的论文。我自己看过一部分的历史文献的原文(见此文),再去看Ianniello对这些原文的解读,觉得她关注细节跟我一样多,甚至看得和想得比我更仔细。科学哲学层面上的关照角度也和我很接近,因此我很信赖这个工作。另外还有一篇更早些的科学史论文​(Dörries 1991)​,从广义的“余效”(Nachwirking)与“迟滞”(histeresis)概念的角度回顾了19世纪的物理学史,但是描述不如Ianniello的文章详细。除了这些科学史研究者的论文外,我在这里提一些流变学家自己做的历史总结。​(Tanner and Walters 1998)​的这本书是整个流变学的一个大的历史总结,是一个很伟大的工程,但是难免也流于泛泛,可以作为一个粗略的提纲和参考文献来参考。相比之下,Hershel Markovitz做过的很多流变学史总结更加问题导向因而也更富有洞见​(Markovitz 1968, 1977, 1985)​​(Doraiswamy 2002)​也做了一个很全面的历史溯源资料总结。​(Tanner 2002)​总结了流变测量学中正弦测试方法的历史。

已故的流变学家郑融老师在科学网上的博客写满了脍炙人口的流变学史话。

1. 今天知道的“粘弹性”

“粘弹性”(viscoelasticity)是流变学或力学方面的词。 Ferry对线性粘弹性的宏观唯象理论模型和实验方法进行了完整的总结​(Ferry 1980)​。而非线性粘弹性就是整个流变学的研究对象,其现象学模型和实验方法可见于各个流变学教材。值提一提的是振荡测试在非线性响应中的描述框架在流变学中的应用是“大幅振荡剪切”(large amplitude oscillatory shear,LAOS)。这方面最近的大型综述​(Hyun et al. 2011)​已经很早了,其之后值得关注的相关综述有​(Bird and Giacomin 2016)​​(Voigtmann 2014)​

事实上粘弹性的现象在力学之外有更一般的本质,它实质上是一种松弛(弛豫)现象​†​,在电磁学中也很普遍。因此Oppenheim的经典教科书​(Oppenheim et al. 1997)​中的很多方法跟粘弹性现象学是相通的。例如线性粘弹性的通用本构——Boltzmann方程就是一个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卷积式。在后面的历史介绍中我们将会看到,粘弹性的认识史跟电磁学和电信技术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一领域的概念或方法延用于另一领域的情况很常见,且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今天。

至于宏观粘弹性或其他宏观性质的弛豫现象的微观本质,则是非平衡态统计力学提供的。可以用一句话说宏观性质的弛豫现象的微观本质就是热运动。具体地,线性响应理论是线性粘弹性的统计基础。这方面内容可以参考​(Evans and Morriss 2008)​​(Kreuzer 1981)​

上述引用的资料代表了我们今天对粘弹性的认识。在回顾粘弹性的研究历史的时候,我们就自然会关注当时的人从当时的数学和物理学基础和实验现象所能形成的最初认识跟今天认识的差异和差距是怎样的?之后是如何“松弛”到今天的认识的?

2. 连续介质力学与热力学

我们今天的认识体系中,粘弹性现象是对经典的虎克弹性和牛顿粘性的推广。从更大的角度看,粘弹性是连续介质力学中的特殊本构关系。今天如果我们要讲述粘弹性,我们会希望听众已经对上述这些背景有所了解​‡​

首先是连续介质力学。欧拉把牛顿运动定律推广至连续介质,并推导了刚体和理想流体的方程​(Truesdell 1960a, 1968)​​§​。这大概是十八世纪中叶的事情。

关于能量守恒,也许伯努利的工作可以作为一种代表,以他1738年发表的Hydrodynamica为标志​(Truesdell 1960a, 1968)​。伯努利方程,就是机械能与重力势能之间的能量守恒。仅考虑这两种能量之间的守恒是经典力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的问题形式。热力学意义上的能量守恒(即作为公设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则与热的本质问题和第二定律的认识等一同纠缠到19世纪中期才算确立。

虽然,在最初发现和理解粘弹性现象,都是来自简单形变的恒温(以当时的水平)力学实验,并不必要求使用今天解决热力学与连续介质力学耦合问题的范式。但是温度对当时研究的各类物理过程的影响是当时早已知晓的。温度本身以及连带的热的本质的认识状况,也影响了当时关于一切宏观物理现象——具体到本文就是粘弹性现象——的温度依赖性的本质的认识状况。在此也需要顺带地(却并非次要地)提到统计力学的发展以及分子论与唯能论之间的争论。统计热力学与粘弹性的认识几乎同时或略晚些(以Boltzmann的加入为标志),而分子论和唯能论的认识,大致上要到Perrin的布朗运动工作证明了分子的存在才算完结,晚于对粘弹性现象的关注近半个世纪​(Newburgh et al. 2006)​。因此,关注当时的热力学和物质的微观组成的认知如何影响对粘弹性现象的本质的论断这个问题也是有趣的。关于热力学的历史的文献资料很多了,因为这是科学史方面的重头戏,例如参考​(Truesdell and Bharatha 1977; Chang 2007)​

3. 虎克固体与牛顿流体

其实固体的弹性形变和流体的粘度可以说是人类很早就知道。弓的使用与完善是前者的一个例子。而后者则可见于对水钟的校正,公元前1000年以前的中国和埃及都有记载,知道冬天水要加热钟才准。大约公元前99~55年罗马诗人卢克莱修的长诗《物性论》就对流体的粘度作出了近乎现代的描述​(1930)​​¶​

牛顿在其《原理》中提到了流体的粘度公式,但他不是使用“粘度”(viscosity)一词。牛顿在《原理》中的推导只是基于猜想,现在不知道他是不是亲自做过实验验证,只知道他是为了反对法国的笛卡尔关于以太旋涡的理论而做的推导。后世用他的名字命名为“牛顿液体”(Newtonian liquid),始作恿者应该是​(Reiner 1929)​​#​。牛顿只作了今天看来是简单剪切流场的陈述,即“与相对速度成正比”的结果。今天知道的三维本构关系是Navier(不可压缩流体)和Stokes(体积粘度)的贡献:

\mathbf{T}=-p\mathbf{I}+\left(\lambda_\mathrm{V}\mathrm{tr}\mathbf{D}\right)\mathbf{I}+2\eta\mathbf{D}

因此​(Coleman et al. 1966)​使用Navier–Stokes fluid一词指代满足上述本构关系的流体,也许更为恰当。今天所说的“牛顿流体”则可能更强调粘度η是常数,但这只是流体满足上述本构关系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虎克的关于弹簧拉伸的弹性定律是他在1676年通过一个拉丁语字迷说出来的,两年后才公开迷底。波义耳在对气体的研究中也提到了气体的线性弹性定律。与牛顿流体的历史类似,关于弹性也是从“正比关系”的认识起始的。与剪切粘度的概念相对应的是我们今天知道的杨氏模量,但这不是Young首次提出的。模量的概念是三个伯努利(James、John、Daniel)和欧拉18世纪确立的。线性弹性的本构关系:

\mathbf{T}=\left(\lambda_\mathrm{E}\mathrm{tr}\mathbf{e}\right)\mathbf{I}+2\mu\mathbf{e}

是19世纪柯西和Navier几乎同时确立的。Navier是基于分子的微观假设推导的流体和弹性体本构​(Truesdell 1960b)​。同样地,我们要区分“模量是常数”和上述本构关系的满足这两种陈述。

在本构关系的层面上实验验证上面两个模型的工作则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Tanner and Walters 1998)​

从流变学的角度,对于虎克与牛顿两个经典极限行为的关注点应该是它们的正比例行为(线性)和即时性(即不依赖历史的性质)。在回顾粘弹性研究历史的时候就会关心当时的科学家对违背这两方面行为的新现象的最初描述。

2. 弹性余效的发现与电磁学

“粘弹性”不是这一现象最初的名称。我们认为首个正式研究粘弹性的人是 Wilhelm Weber(韦伯) 。他使用的词是Nachwirkung,译成英语是after-effect。之后的粘弹性的研究者也都一直延用这个词。欧洲大陆其他国家也一直用类似意思的词。而在英国,克劳修斯曾提出过“金属的粘度”(the viscosity of metal)一词来描述(固态)金属表现出来的粘弹性,因此今天我们使用的viscoelasticity,其实是来自英国。当然,使用这个词还受后续元件模型的流行有关。我将在后面补充粘弹性用词演变过程的一些历史资料。

Nachwirkung这个词如何译成中文?我搜到日本的论文​(岡 1971)​用“余效”这两个汉字。后来发现台湾也用了这两个字。我觉得这两个字译得不错。本文就用这个词。

事实上,韦伯发现粘弹性现象的契机也来自他专注于研究的磁现象。在当时,韦伯和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因对地磁的关注而密切联系。在他们的合作研究中,韦伯主要负责搭建测量仪器。他们的工作直接导致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O’Connor and Robertson 2009)​。扭摆或扭秤(torsional pendulum/balance)是当时常用的力学测量仪器。其中丝线是扭摆的关键传感器件,它的力学性能是扭摆灵敏度和准确度的关键(后面会再说)。当时人们已经普遍知道,要改进扭摆,就要对所使用的丝线的力学性能进行专门的研究。韦伯想改用更软的蚕丝作为扭摆丝线,因而对蚕丝的力学进行研究,从而发现了“弹性余效”,发表了1835年的标志性论文​(Weber 1835)​

科学史中一件大家确认的事是,电磁学的理论化借助了力学理论。但一般说到这一点时都举麦克斯韦提出其方程组这一例子。在后面介绍粘弹性历史时我们会看到,电磁学和力学在“余效”现象的理论化上也有互相借鉴的做法。

to be continue...

  1. ​*​
    Maria Grazia Ianniello是罗马大学物理系的教授,研究主要研究物理学史。这是她的简历:https://www.phys.uniroma1.it/DipWeb/didattica/ccl/2008-09/Programmi%20LS/1012181.pdf。罗马大学物理系还有一个物理学博物馆:https://www.phys.uniroma1.it/DipWeb/museo/home.htm。
  2. ​†​
    “relaxation”在力学中常译为“松弛”,在电学中常译为“弛豫”。
  3. ​‡​
    背景的了解当然有深有浅,这无非只决定了正式介绍的深浅。这里只关心“哪些是相关背景”的划定。
  4. ​§​
    这里面还有很多其他人的贡献,例如D’Alembert关于理想流体方程的工作。我还没有认真的总结这方面历史。C. Truesdell的力学著作经常有非常详细的历史记述,因此可以找他的著作来完善这个方面。
  5. ​¶​
    据这篇Editorial所说,是Winslow Herschel引起流变学家对这段诗的重视的。后者是值得一记的流变学家,他就是Herschel–Bulkley模型的那个Herschel。我根据Wikipedia上《物性论》英语译文列表点开了其中几个19世纪的译本,都跟这篇Editorial中的英语译文不同。目前尚不知道这段英语译文来自哪个译本,但这段译文是现在所有流变学资料引用《物性论》时所用的唯一一个版本的译文。其实这段译文未必是最好的,我建议大家去找不同的译文来欣赏。例如,网上能看到的最早的译文是1683年由Thomas Creech翻译的:So thro the strayner wines with ease do flow,//But heavy oyl or stops, or runs more slow.//The reason’s this, ’cause tis of parts combin’d//Far greater, or more hookt, and closely twin’d,//Which therefore cannot be disjon’d as soon,//And thro each little passage singly run. 郑融老师在科学网上也曾赏析过此诗(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2/7/260857.shtm?id=260857)。我想关于此诗引发的我们对“何为现代科学”的基本科学哲学命题思考,这篇Edtorial和郑融老师的文章已经给出一切应有的启发。
  6. ​#​
    I propose to call a material that behaves according to Equation 4 a Newtonian liquid.
文献列表
  1. Bird RB, Giacomin AJ (2016) Polymer Fluid Dynamics: Continuum and Molecular Approaches. Annu Rev Chem Biomol Eng 479–507.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chembioeng-080615-034536
  2. Chang H (2007) Inventing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Scientific Progr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Coleman BD, Markovitz H, Noll W (1966) Viscometric Flows of Non-Newtonian Fluids: Theory and Experiment. Springer-Verlag
  4. Doraiswamy D (2002) The Origins of Rheology: A Short Historical Excursion. Rheology Bulletin 71:7–17
  5. Dörries M (1991) Prior History and Aftereffects: Hysteresis and “Nachwirkung” in 19th-Century Physics. Historical Studies in the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25–55. https://doi.org/10.2307/27757672
  6. Evans DJ, Morriss G (2008) Statistical Mechanics of Nonequilibrium Liquids, 2nd ed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 Ferry JD (1980)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Polymers, 3rd edn. John Wiley & Sons
  8. Hyun K, Wilhelm M, Klein CO, et al (2011) A review of nonlinear oscillatory shear tests: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large amplitude oscillatory shear (LAOS).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1697–1753. https://doi.org/10.1016/j.progpolymsci.2011.02.002
  9. Ianniello MG (1993) Elastic Nachwirkung, Brownian Motion, and the Tide against Determinism: 1835-1920. Historical Studies in the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41–100. https://doi.org/10.2307/27757712
  10. Kreuzer HJ (1981) Nonequilibrium Thermodynamics and its Statistical Foundations. Clarendon Press
  11. Markovitz H (1968) The emergence of rheology. Physics Today 23–30. https://doi.org/10.1063/1.3034918
  12. Markovitz H (1977) Boltzmann and the Beginnings of Linear Viscoelasticity. Transactions of the Society of Rheology 381–398. https://doi.org/10.1122/1.549444
  13. Markovitz H (1985) Rheology: in the Beginning. Journal of Rheology 777–798. https://doi.org/10.1122/1.549809
  14. Newburgh R, Peidle J, Rueckner W (2006) Einstein, Perrin, and the reality of atoms: 1905 revisited.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478–481. https://doi.org/10.1119/1.2188962
  15. O’Connor JJ, Robertson EF (2009) Wilhelm Eduard Weber. In: Wilhelm Weber  (1804 – 1891) – Biography – MacTutor History of Mathematics. https://mathshistory.st-andrews.ac.uk/Biographies/Weber/. Accessed 14 Aug 2021
  16. Oppenheim AV, Willsky AS, Nawab SH (1997) Signals & Systems, 2nd edn. Prentice-Hall
  17. Reiner M (1929) The General Law of Flow of Matter. Journal of Rheology 11–20. https://doi.org/10.1122/1.2116288
  18. Tanner RI (2002) Note on the beginnings of sinusoidal testing methods. Korea-Australia Rheology Journal 14:87–90
  19. Tanner RI, Walters RI (1998) Rheology: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1st edn. Elsevier
  20. Truesdell C (1960a) A program toward rediscovering the rational mechanics of the age of reason. Arch Hist Exact Sci 1–36. https://doi.org/10.1007/bf00357393
  21. Truesdell C (1968) Essays in the History of Mechanics.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22. Truesdell C (1960b) Outline of the History of Flexible or Elastic Bodies to 1788. 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647–1656. https://doi.org/10.1121/1.1907980
  23. Truesdell CA, Bharatha S (1977) The Concepts and Logic of Classical Thermodynamics as a Theory of Heat Engines. Spinger-Verlag, Berlin
  24. Voigtmann T (2014) Nonlinear glassy rheology. Current Opinion in Colloid & Interface Science 549–560. https://doi.org/10.1016/j.cocis.2014.11.001
  25. Weber W (1835) Ueber die Elasticität der Seidenfäden. Ann Phys Chem 247–257. https://doi.org/10.1002/andp.18351100204
  26. 岡小天 (1971) 高分子物理の歴史. 高分子 20:177–189. https://doi.org/10.1295/kobunshi.20.177
  27. (1930) Lucretius. Journal of Rheology 440–440. https://doi.org/10.1122/1.2116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