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August 2012

知乎:经历了大跃进或文革的中老年人,为什么还在歌颂毛泽东?

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很多了,票数高的答案都体现了中国人的普遍特点:以情害理。感情上过不去,就宁愿回避是非,无原则地与人为善。有一句话应该是废话:反思文革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不管他/她是亲身经历过,还是没有亲身经历过。你可能希望别人不要指责你(或你敬爱的长辈),但你自己,还有长辈们自己,则都应该负上反思文革的责任。别人是没办法要求你反思的方向、程度和结论这倒是真的。

一句“没经历过的人没有发言权”,就已经把讨论引向推卸责任的怪圈了:

一方觉得年轻人没亲经历过,轻易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过去,似乎他们自己没责任一身轻松——其实他们自己不得不承认确实了解太少(当时的史实),他们自己反思的第一步就是去了解——特别是在现代化的图书馆遍布城市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绝对是不缺的,只愿活在自己的既有观点里,不想去接受任何与自己观点相违背的事实,这太容易被利用了。

另一方觉得老一辈的人以老卖老,以亲身经历为由说一堆难处,似乎这样就能豁免反思的责任——其实他们自己也不得不承认确实了解太少(当时的史实。另:不是说当初没文化吗?),他们反思的第一步就是去了解——特别是在现代化的图书馆遍布城市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绝对是不缺的,只愿活在自己的既有观点里,不想去接受任何与自己观点相违背的事实,这太容易被利用了。

没文化的话,不要说什么宣传“民主自由”的书没读过,估计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也没读过:为什么本来没有阶级的原始社会,不直接过渡到也没有阶级的共产主义?一个资本主义,到末日了还要劳烦这么多的工人阶级流血牺牲来为它掘坟?以中国的水平,要到共产主义是差远了。但是仍想要打破阶级差别的感情,如此激烈,以至哪怕回到原始社会闹三年饥荒也在所不惜,会是“值得理解和肯定”的事情吗?是的,当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那是因为当时农民阶级根本没有“财产”可言,更没有“个人财产”可言,不然你看看解放前的资本家家庭文革时期夜里闭不闭户?是的,当时人的一些等级被打破了,学生可以打老师,谁都可以揭发谁——连饭都吃不饱的时代,这种“斗争”又跟贫瘠草原上的猎狗争夺唯一的肉骨有何区别?被打破的不是等级是是非观吧。

道理说到这里是极限了。还有人甚至至今仍把“有文化的人”想象成闭门造车,远离实际而又傲慢的形象——这就是文革给知识分子塑造的形象。就算文化人傲慢,文化不傲慢。亲情是最低级的能力,是人人都有的,但文化则需要一个人勇于突破自我才能不断获得。有了文化,甚至能反过来审视亲情,甚至还有大义灭亲的觉悟。自己都承认没文化的人,成天沉浸在亲情里就以为自己很伟大,连文化都不要学,这也是太容易被利用和奴役了。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仓禀不实、衣食不足的时代发生的事情,甚至没有资格拿来证明什么对错。

阅乎:除了我自己,谁还能向我推荐什么?

我从小就有写日记的习惯,04年开始在网上写博客(BlogCN),那时候也在BlogCN写博客的还有一个叫“停不了的猴子事业”的人,现在这个标题似乎成了一本画册,作者是张贼贼。我不确定当时我在BlogCN看到的那个是不是现在的张贼贼。后来才看到什么按摩乳、keso、洪波这些人。所以说写博客方面我应该算是前辈。我写得也多,而且还不止在一个地方写,不同地方的内容不重复,要全删就全删了不留底。

由于我是以写日记的心态写博客的,因此我写博客主要是我看。别人爱看不看,爱看懂看不懂,我一点都不关心。也不关心流量。这种心态也延伸到了我对其他任何user-generated content 产品的使用上。我认为一个用户产生的内容,首先是为了给用户自己看的。如果是为了吸引别人看的,那叫媒体。我一向对媒体不太感冒。最近知乎上有人通过提问来宣传“阅乎”这个网站,是几个人推荐他们平时网上看到的文章的一个网站,每个人节选要推荐文章中的经典部分然后自己加一段评论,链接到原文。这种形式国外早前就quote.fm。不同在于,quote.fm是人人都可注册,这就变成好像“博客”一样,你完全可以抱着“推荐给自己”的心态去经营你的timeline,别人爱不爱看不重要;也许爱看的人多,你会火。但阅乎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注册的。因为它的“使命”是要推荐“好”的文章给读者。Lawrence Li说

知道什么是好东西的能力就是品味。有好的品味已经不易,还要日复一日地做同样的事情──相信我,那是枯燥的。即便做的是你热爱之事,也不令这枯燥减少一分。而一件事能否做成,很多时候就取决于你忍耐这枯燥的能力。

我觉得问题不在此。“品味好不好”,只能对自己要求,很难去评价他人。只是就算品味再好,我不感兴趣,也最好别推荐给我。而且,爱阅读爱求知的人,不会又功利又懒,以至妄想最好世上我非看不可的书和文章自动被选好放到我眼前来。

去中国的小船

我最近一年开始听jazz vocal和美国50年代的百老汇流行歌曲,曲目很窄,大概就是所谓的jazz standard或者The Great American Song Book。有一首歌On A Slow Boat to China,让我想起村上春树有篇短篇小说《去中国的小船》(我集中追看村上春村作品是在大学本科时期)。重新翻开这篇小说,开头真的有一段歌词。林少华译的是:

很想让你坐上
去中国的小船
只坐你我两人
船儿永借不还……

——旧时歌谣

而原曲的歌词是

I’d love to get you
On a slow boat to China
All to myself alone

那句“船儿永借不还”是哪儿来的呢?台湾赖明珠译的则是:

想载着你同行
船是租来的
只有我俩同行……

——老歌

我不知道在小说的日文原版中,这段歌词是英语原文还是日本译文,把all to myself alone译成“只有你我同行”,也足足给我上了一堂英语课。

这首歌是美国40年代的流行歌,很多歌手唱过,包括Al Hibbler、Peggy Lee、Ella Fitzgerald等爵士歌手。爱听爵士乐的村上春树应该是因为听过这首歌,选它作为题目。

作家自己在文中也已经说明了,他一次都没去过中国。所谓中国,也不是个地理和政治上的概念,也算不上是多么种族意义上的概念——尽管文中确实挑出来的是中国人。但是文中谈的的这些中国人,是小说主人公自身回忆的一部分,回想自己的成长,曾经遇到过三位中国人,或多或少受到他们的影响,如此而已。正如那首歌,在40年代的美国,中国是多么遥远的概念,一首叫做On A Slow Boat to China的歌,当然跟实质上的中国没有半毛钱关系,它只是一个代表“遥远”的词语而已。“朋友哟,中国过于遥远了。”

村上春村的淡口味小说(e.g. 《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一九七三年的弹子球》、《挪威的森林》)似乎体现了城市小资式的肤浅旨趣,但至少我觉得这了部分足以与他的那些重口味的长篇小说平起平坐。读后者,我会一个通宵读完;而读前者,我读完也还是通宵不眠。情绪总是深陷入回忆中不可自拔的人,假如有机会让他们时光倒流到当时,也许就不那么感到珍贵了。觉得怀念,无非是因为已经过去了不可再回,而非当时有多么完美。“On a slow boat to China”,相当于一个目的地明确,但旅程长得不可思议的过程,这就好像回忆,你知道那是什么,但你只能回忆;而在这么做的时候,必然是你最私密的时候,一个人躺在床上的时候。说回忆就是搭乘了一艘去中国的小船荡悠着,似乎再贴切不过了。因此也可以理解,最好的爱意莫过于邀请爱人同乘这艘小船。像爱自己那样爱你,给你讲我最私密的回忆。

On A Slow Boat to China这首歌,不同的歌手进行了各种风格的演绎。离谱的境界可至Rosemary Clooney和Bing Crosby的相声式演唱:

这段录相的开场白,倒是讲出了几分村上小说的意味:

要找跟村上春村的同名短篇小说意味最接近的,我看应该是Al Hibbler的版本:

村上春树写过很多介绍爵士乐的文章。台湾由赖明珠译过一本《爵士群像》,是由村上春树与和田诚合著的。这两人还合著过另一本《村上ソングズ》,不知道有没有中文译本。据称On A Slow Boat to China这首歌就收录在这本书里,作为村上春树喜欢的歌曲之一。

UPDATE: 小说开头歌词的日本原文:

中国行きの貨物船(スロウ・ボート)に
なんとかあなたを
乗せたいな、
船は貸しきり、二人きり・・・・・・

-古い唄-

参考http://murakami-haruki-times.com/blog/2009/09/on-a-slow-boat-to-china/

感谢知乎用户s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