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September 2006

肖斯塔科维奇2006

Free Image Hosting at www.ImageShack.us

今年恰好是不少作曲家的周年纪念。由于商业因素,莫扎特(1756-1791)的风头非常强劲。而另一位需要纪念的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Dmitry Dmitrievitch Shostakovitch, 1806-1975),由于此人生平和所处的历史时期很好作文章,因此也没有被大众遗忘。

我听音乐一向偏重于器乐作品(包括协奏曲),对于交响乐作品,则一直停留在普及水平,对于像柏辽兹、马勒、肖斯塔科维奇这种交响乐大师是陌生得很。今年年初,想到既然是诞辰100周年了,于是便认认真真地把肖十听了一遍,还去听了星海上演的由叶咏詩执棒的肖十——进行实战,这件事已经blog过了。就肖十而言,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天天不断地重复(海汀克全集),幸好还是听出有些心得的。此外,手头上的文字资料实在太少,关于如何欣赏二十世纪音乐的问题,只能参考《音乐美学》(王次炤)这个小册子,

……在欧洲音乐的发展史上,自浪漫派以后,旋律的因素,尤其是我们一般所认为的那种顺畅、优美、连贯、完整的旋律越来越处于一种地位下降的趋势。……这一方面也许是因为人们认为旋律本身所具有的表现力不够丰富,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人们对旋律的概念本身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比如我们一般都把不同的音高在时间中的连续进行看成是旋律,而前面我们提到的作曲家威伯恩却把不同音色在时间中的组织称之为“旋律”,即所谓的“音乐旋律”。……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对旋律这一因素十分注意,当旋律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就会给人以强烈变化的感觉,所以旋律的进行就成为音乐作品是否具有延续性的重要评价指标,这种习惯可能是由我们所接受的传统、古典音乐教育造成的,因为在传统、古典音乐中延续性的因素往往体现在旋律或音高上,但近现代音乐作品,旋律在音乐中的地位已经大大地下降了,承提音乐作品延续性作用的往往是力度、音色、情绪状态等其它方面的因素,因此在一个由传统或古典训练出来的欣赏者中,就可能被认为是“生硬”、“不自然”的。如果我们欣赏音乐时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整个作品的情绪气氛——力度、音色、紧张度时,某些音高之间的不延续,则并不会给人造成强烈变化的感觉。

其实,在听浪漫派作品时,就已经可以培养出这种整体性的欣赏能力。浪漫派作品虽然因旋律优美而引人“注目”,但是隐藏在其中的情绪气氛也是很丰富的。作品的旋律和结构是作曲家规定的,不同演奏家的版本在这些方面不会有改变。但是有些人还是喜欢比较版本,除了音质等问题外,主要还是因为不同演奏家的演绎,对隐藏在作品中的情绪有不同的演绎方式,具体就表现在不同的地方,各演奏家使用的力度、音乐、紧张度各不相同。我相信,听勃小协可以欣赏到这一层次的话,听肖斯塔科维奇时就有望不被其“生硬”和“不自然”的旋律吓倒。

关于肖斯塔科维奇作品在音乐上的心得就仅限于此,网上大量的资料都关于历史。关于苏联的历史,我同室的一个苏维埃迷Barbarrosa比我精通得多。虽然历史和个人背景对作品欣赏是不可或缺的,但现实遭遇对个人内心情感乃至作品的影响决不是直接的。只要我们也是个精神丰富、内心深邃的人,那么,直接从作品去感受作曲家内心的千丝万缕,比通过其现实遭遇和人之常性去揣度无疑要来得更直接些。我想,在肖诞100周年的潮流下,那些想写点什么应景的写手是不甘寂寞的。但是,相比音乐性,肖斯塔科维奇其人其事,乃至苏联斯大林时期的文化政策内幕则更容易被理解,更容易吸引眼球,尤其是文化大众的眼球。音乐性分析的缺位,不仅让肖斯塔科维奇在音乐历史上的地位失去强调,更使人误以为这些宏观的历史状况就是肖音乐特质的滥觞,似乎在时代精神完全不同的今天就不能引起什么共鸣了。

当然,话又说回来,对逝者的纪念,如果仅仅关注他给后人(我们)留下的财富,似乎冷酷了些。对其本人在当时的经历和情感的再关注,才能显示出后人对他的敬意。生平和传记,总是需要的。这里推荐一篇关于肖斯塔科维奇生平的文章。

阿信的故事

日本电视剧《阿信的故事》早在80年代就已风靡中国大陆,我那时才两三岁。我正式看这部电视剧还是在上初中的时候,本港台在六点至七点左右播放。这正是我们家的晚饭时间。全剧包括了阿信的童年、青年和老年,播出时间应该有好几个月了吧。每天晚上,随着主题曲音乐的响起,我们一家三口一定已经端着热腾腾的饭碗,桌上放好了几碟家常热菜,摆好了晚餐的架势。现在回想起《阿信的故事》,就仿佛能闻到香喷喷的白饭味儿。一家三口在一起吃饭,看过的电视剧何止上千。为什么独独《阿信的故事》让我感到温馨呢?我想是这部电视剧的剧情的缘故。下面是在网上找到的剧情简介:

《阿信的故事》由真人真事改编,以日本军国主义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日本侵华的始末为时代背景,剧中人物阿信生于乡间山形,生活困苦。在地主和佃农的制度下,其姐阿春因操劳过度而患有肺病,临终前更劝告阿信离开乡间到东京过新生活。小小年纪的阿信遂只身到东京学当梳头师傅,其间因受师父宠爱,而遭受同门的白眼和欺负。成长后,阿信与丈夫仓龙三经营童装生意,但因关东大地震而停业。阿信与丈夫在心灰意冷下返回夫家佐贺,但又遭受婆婆及家人的冷言相向,腹中婴儿亦意外夭折,在孤立无援下,阿信决定与儿子小雄二人再回东京,在困境中继续挣扎求存。究竟阿信如何面对人生大起大落的挑战?贫穷的阿信如何在困境中求存?而她又如何面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抉择呢?

该剧分为六个阶段来介绍阿信一生的坎坷经历和奋斗精神:

  • 第一阶段(少女篇)–阿信7岁离家,至加贺屋学徒到16岁;
  • 第二阶段(青春篇)–阿信16岁后,遇到安田,离开加贺屋,至东京学美发,遇龙三,结婚,开始卖童装;
  • 第三阶段(历练篇)–关东地震后,阿信与龙三及儿子前往婆家,第二子胎死腹中,婆媳战争;
  • 第四阶段(创业篇)–阿信带着儿子逃离婆家,前往东京,开饭馆,龙三也赶来与两人会合,开鱼店做买卖,阿信母亲去世,第二个儿子出生,收养加代的儿子及养女小初;
  • 第五阶段(奋斗篇)–太平洋战争爆发,阿信的一切都被夺去了,大儿子小雄死,丈夫自杀,房屋被强占;
  • 第六阶段(重振篇)–战后老年阿信重新开始创业,创下一番事业,同时与子女之间的故事也在不断发生……

在我十二三岁的年纪,看到各种各样的苦难和不幸,好像设计过似地,接二连三地降落到善良的阿信身上,实在是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我常常替阿信难过。经历一两次挫折,可能没什么;但是在人生路途上,无数次自己幸幸苦苦经营起来的微弱希望,被天灾和战争和坏人无一例外地彻底打破,足以令任何一个不太坚强的人对上天和命运灰心丧气。可是,剧中的阿信给我树立了一个顽强的榜样,一个名副其实的“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颗铜豌豆”。我想,除了阿信有坚强的性格外,家庭的观念也是一直支持她面对各种挫折的巨大力量。无论命运的狂网暴雨把人吹得如何七零八落,家庭的联系总是没有断。我印象最深的,是阿信童年时和家人一起吃“萝卜饭”的情景,任凭屋外大雪纷飞,屋子里乌黑简陋。家里仅剩的几口人,能够围着热锅勉强凑出一顿饭来,就是最大的安慰和力量。这就是为什么我一想起《阿信的故事》,一听到主题曲,就能闻到饭香的原因。

说到该剧的主题曲《永远相信》(翁倩玉演唱),也是词曲俱佳的作品,而且歌词内容与电视剧的精神很相符。当时我把这首歌背得滚瓜烂熟。多年以后,今天我竟依然能记起。我赶紧上网搜索下载了这首歌。听着昔日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听着温柔而坚强的歌词再次唱出,我又找到了久违的乐观和勇气——

没有月亮
我们可以看星光
失去星光
还有温暖的眼光
抱着希望等
待就少点感伤
仿佛不觉得寒夜太无助太漫长

我泪流下
当你说我很坚强
不是那样
我只是不肯绝望
因为最怕茫茫然随风飘荡
忍痛不放手紧捉住梦想的翅膀

永远相信远方(相信远方)
永远相信梦想(相信梦想)
走在风中雨中都将心中烛火点亮
给你温柔双手给我可靠肩膀
今夜可以拥抱可以倾诉忘却彷徨

永远相信远方(相信远方)
永远相信梦想(相信梦想)
希望是迷雾中还能眺望未来的窗
心酸酿成美酒
苦涩迎来芬芳
回头风里有歌歌里有泪
泪中有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