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斯塔科维奇2006

Free Image Hosting at www.ImageShack.us

今年恰好是不少作曲家的周年纪念。由于商业因素,莫扎特(1756-1791)的风头非常强劲。而另一位需要纪念的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Dmitry Dmitrievitch Shostakovitch, 1806-1975),由于此人生平和所处的历史时期很好作文章,因此也没有被大众遗忘。

我听音乐一向偏重于器乐作品(包括协奏曲),对于交响乐作品,则一直停留在普及水平,对于像柏辽兹、马勒、肖斯塔科维奇这种交响乐大师是陌生得很。今年年初,想到既然是诞辰100周年了,于是便认认真真地把肖十听了一遍,还去听了星海上演的由叶咏詩执棒的肖十——进行实战,这件事已经blog过了。就肖十而言,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天天不断地重复(海汀克全集),幸好还是听出有些心得的。此外,手头上的文字资料实在太少,关于如何欣赏二十世纪音乐的问题,只能参考《音乐美学》(王次炤)这个小册子,

……在欧洲音乐的发展史上,自浪漫派以后,旋律的因素,尤其是我们一般所认为的那种顺畅、优美、连贯、完整的旋律越来越处于一种地位下降的趋势。……这一方面也许是因为人们认为旋律本身所具有的表现力不够丰富,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人们对旋律的概念本身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比如我们一般都把不同的音高在时间中的连续进行看成是旋律,而前面我们提到的作曲家威伯恩却把不同音色在时间中的组织称之为“旋律”,即所谓的“音乐旋律”。……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对旋律这一因素十分注意,当旋律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就会给人以强烈变化的感觉,所以旋律的进行就成为音乐作品是否具有延续性的重要评价指标,这种习惯可能是由我们所接受的传统、古典音乐教育造成的,因为在传统、古典音乐中延续性的因素往往体现在旋律或音高上,但近现代音乐作品,旋律在音乐中的地位已经大大地下降了,承提音乐作品延续性作用的往往是力度、音色、情绪状态等其它方面的因素,因此在一个由传统或古典训练出来的欣赏者中,就可能被认为是“生硬”、“不自然”的。如果我们欣赏音乐时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整个作品的情绪气氛——力度、音色、紧张度时,某些音高之间的不延续,则并不会给人造成强烈变化的感觉。

其实,在听浪漫派作品时,就已经可以培养出这种整体性的欣赏能力。浪漫派作品虽然因旋律优美而引人“注目”,但是隐藏在其中的情绪气氛也是很丰富的。作品的旋律和结构是作曲家规定的,不同演奏家的版本在这些方面不会有改变。但是有些人还是喜欢比较版本,除了音质等问题外,主要还是因为不同演奏家的演绎,对隐藏在作品中的情绪有不同的演绎方式,具体就表现在不同的地方,各演奏家使用的力度、音乐、紧张度各不相同。我相信,听勃小协可以欣赏到这一层次的话,听肖斯塔科维奇时就有望不被其“生硬”和“不自然”的旋律吓倒。

关于肖斯塔科维奇作品在音乐上的心得就仅限于此,网上大量的资料都关于历史。关于苏联的历史,我同室的一个苏维埃迷Barbarrosa比我精通得多。虽然历史和个人背景对作品欣赏是不可或缺的,但现实遭遇对个人内心情感乃至作品的影响决不是直接的。只要我们也是个精神丰富、内心深邃的人,那么,直接从作品去感受作曲家内心的千丝万缕,比通过其现实遭遇和人之常性去揣度无疑要来得更直接些。我想,在肖诞100周年的潮流下,那些想写点什么应景的写手是不甘寂寞的。但是,相比音乐性,肖斯塔科维奇其人其事,乃至苏联斯大林时期的文化政策内幕则更容易被理解,更容易吸引眼球,尤其是文化大众的眼球。音乐性分析的缺位,不仅让肖斯塔科维奇在音乐历史上的地位失去强调,更使人误以为这些宏观的历史状况就是肖音乐特质的滥觞,似乎在时代精神完全不同的今天就不能引起什么共鸣了。

当然,话又说回来,对逝者的纪念,如果仅仅关注他给后人(我们)留下的财富,似乎冷酷了些。对其本人在当时的经历和情感的再关注,才能显示出后人对他的敬意。生平和传记,总是需要的。这里推荐一篇关于肖斯塔科维奇生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