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January 2006

Klaviersonaten K. 310

莫扎特生于250年前(1756)的1月27日,2006年1月27日是莫扎特诞辰250周年。在这里我想说说他的一首钢琴奏鸣曲,a小调K.310,完成于1778年初夏的巴黎。这里借郑兴三的话来了解这首作品:

1778年是莫扎特一生中喜努哀乐、情绪波动起伏较热烈的一年;1778年在莫扎特一生中是个转折点的年份,是“我在恋爱中有苦有乐”,是“我的母亲过了世——我再也没有了妈妈”的困惑年;1778年也是莫扎特呼唤上帝最热烈、最虔诚的一段时期。

这首a小调奏鸣曲作于莫扎特母亲客死巴黎以后。1778年莫扎特身在巴黎,但日子过得并不愉快,他再也无法找到一个像神童时期一样肯帮助他的人了,前景黯淡,巴黎复杂的社会生活及激烈的文艺论战以及自由和广阔的思想观点是德国和奥地利那种闭塞的生活所不能比的,面对着一个崭新的文化环境,加上自己经济窘困,这些苦恼、痛心、悲伤在写给父亲的信上可以看到:“请您像我一样悲痛吧!从心底里痛苦吧!请上天保佑!请您也照我这样做吧!”这首奏鸣曲的背后有隐痛、有纤悲,它好像反映了当时莫扎特的紧张心情,也预示了丧母这一意外变故而充满紧张感。……

虽然我并不觉得作品的感情一定是由当时作者本人的感情来解释,但是,在这首奏鸣曲中所显示的恐惧,安全感的缺失异常明显。就好像上帝将要抛弃我了,魔鬼正在翘首以待;就好像《唐·璜》中的石人将要破墙而入。

第一乐章的开头小节就是“绝望”的音符在敲门,情绪激昂而带有进行曲的影子,就好像《安魂曲》中Confutatis的低音部分。获得短暂的安定之后(十四小节的calando),又马上进处了悲愤的c小调(16-22小节),左手的阿尔贝提低音透着无法饶恕的愤慨。22-30小节的C大调,右手开始了长篇累牍的十六分音符,既而左右手交换(34-44),就好像歌剧里的一出Duet,最后(45-49)在左手起伏不断地下行中回到a小调,右手敲出了越来越强的附点,就好像一道道果断,冷峻的判决。十六分音符的行进一直贯彻到了呈示部的结尾,这是莫扎特特有的音乐语言,低音本身的起伏变化,缺乏基础使得高音的旋律是那么的空虚和缺乏安全感。展示部从58小节开始就进入了转调,不和协音,ff与pp的对比,接二连三的无情的附点,造就了最名副其实的彷徨,又好像上帝的光束在头上已经摇晃不定,周围的鬼魅已经在跃跃欲试。到了68小节,左右手又开始了二重唱,重重复复的由附点休止符带出来的反击随着由右手高音转向左手低音,另一条不断转调的琶音旋律则占了上风。利用半音阶上行进入再现部(79小节),是最原法原味的莫扎特。88小节的再现主要主题改由左手出现,暗示角色的改变,充满了反抗的力量。呈示部以C大调的旋律在再现部又变回了a小调,似乎在说,犹如C大调的那种一线希望终究是不现实的,无效果的。世界仍然是a小调的。在以左手十六分音符的向地狱的下行,右手以一连串的附点式的最后判决向结尾进行之前,插入了分解快速的拿波里六和弦及减七分解和弦(126和127小节),把心情的愤懑推到了极点,使得最后悲剧的结局更加显得彻底的充分,必然和无可挽回!

在为死者默哀的小小的一段时间里,划过我们心湖的感情涟渏是否也能在同样的瞬间内荡漾到彼岸?事实上,一瞬间的情感都能成为一个乐章。奏鸣曲的第二乐章就似在短暂的默哀时间里绵绵情思的细水长流。Andante cantabile con espressione(如歌的行板,充满表情),乐章标题已经仿佛为我们描绘出一个天使——对被上帝抛弃的人怀有无奈的同情的天使。她从开头到第8小节,给不幸的人带来了雪中送炭的问候,(9小节开始)唤起了他曾经拥有的美好回忆。时光又好像倒流到了那一年。在右手示范了一串轻巧的顿音之后(15,16小节),左手在右手美妙的颤音陪伴下也丝丝入扣地做出了相同的动作,就好像那一年的冬天,在结了冰的湖上与爱人划冰的情景。他们是多么天造地设的一对(22小节即为明证),配合完美地做了一个个优美的花样动作(25小节),在一连串跳跃(脚下刮出一水晶般的冰末,26小节)后,到达了高潮(27小节的f)。突然一切定格(28小节,节奏突然变慢),两人的鼻尖越靠越近(两道有待解决的颤音)……那一年的冬天就这样成为了永恒。31-36小节,天使又再一次把不幸者从回忆中唤醒。从37小节,不幸的人就带着悲伤,疑虑和困惑(左手的三连音小调)不断地追问天使(右手)。第一句f的疑问,换来的却是p的回答。从43小节开始,不幸者甚至进行了长篇的控诉(左手的非常有力量的附点和颤音),天使只能在为难的不和协三连音中心碎,在50小节的calando后,最后的答案,依然是一句无力的安慰(51,52小节)。再现部的似曾相识的旋律,代表着无能为力的天使,带着同情的注视渐渐地离开不幸的人。

终乐章的Presto给我们呈现的是单一的附点,第一乐章的紧张情调又加以复活了。每一句,甚至每一小节都是解决了的,就好像一个对现实已经彻底接受,心中完全绝望的人,对简单而无情地事实神经质地重复提起。回旋曲式的结构完成后,175小节开始,曾经出现过的各种主题和动机争先恐后地,凌乱地再现,f和p毫无逻辑地变换,似乎精神的支柱已经彻底崩溃。最后在左右手的二重唱(245-250小节)接连唱出了八度的同音反复后乐章毫无预兆地终止,似乎疯跑而逃的人掉进陷阱,最终难逃噩运!整个乐章散发着无奈和孤清的冷音,阴暗的情绪得到强化。

总之,这首奏鸣曲的背后有隐痛、有纤悲。作品在结构上、内容上,都比在此以前他所作的所有钢琴奏鸣曲更充实、更完美、更雄伟,甚至有哀伤黯黑的悲剧情绪。在数百部器乐作品中,莫扎特是极少使用小调写作(另外一部是著名的c小调奏鸣曲K.457)的,这两部钢琴奏鸣曲都充满了强烈的戏剧性和痛苦,是莫扎特首次以正式严谨的形式来表达他个人热烈激动的情感,多少超越他的时代,而倾向于进入贝多芬的世界。有人认为是“悲剧性的”、“绝望的”、“忧郁而热情的”。如此强烈的绝望 和哀伤在当时明朗的莫扎特天地里,这无疑是一片令人一惊的乌云。这首奏鸣曲也称为《巴黎奏鸣曲》。

我们要纪念莫扎特,不仅是因为在上帝眷顾我们的时候,他给我们带来了上帝的声音;在上帝已死的今日,我们这些被抛弃了的孤儿,还能在莫扎特那儿找到慰藉,流着泪微笑,在绝望中安静。慰藉,是贯穿莫扎特一生的内心状态。此奏鸣曲的第二乐章是慰藉,第20号钢协的第二乐章,第23号钢协的第二乐章是慰藉。莫扎特在弥留之际,在看到死神为执行公务做最后准备的时候,写出的生命中最后八小节(《安魂曲》中的Lacrimosa合唱的开头片断),不是一句抗争和控诉,也不是一抹恐怖和绝望,而还是一份慰藉。这八小节的吟唱,慰藉了全人类250年,它还将继续慰藉每况日下的人类后代。

Filed in:

看书

这几天开始看这本书:音乐批评导论/冯效刚著.-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7。该书由乐评大师居其宏作了序。居其宏在题为《铺路石子也可贵》的序中,先是谨慎地赞许了作者的努力,然后即明显地指出了作者和作品的局限。这里引用几句:

第一……终于使我国音乐学界长期没有研究音乐批评专著问世的空白得以填补,其学术勇气可鼓,其探索精神可嘉;第二就在于对音乐批评元理论的诸范畴做了较为系统、较为全面的尝试性梳理……并且对音乐批评的学科建设框架描画出一个可以触摸的轮廓。……

……以我对冯效刚各方面学养和学力的了解,要独立担当起这样一项研究任务,在国内同行中并不占优势;而某些学术弱点光靠勇气和刻苦是很难弥补的。因此,本书在下列问题上暴露出较明显的瑕疵:……

如此这般的序,使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强烈的信任——它不是一本哗众取宠博取销量的书,否则这样唱倒台的序是不会出现在书中的。毫不留情面的客观褒贬给这本书定下了一个诚实的,探索的基调。目前我只看了很少的一部分,但已经解开了此前我心中不少的困惑。我真应该早点读这类书。

书中首先介绍了音乐史中值得一提的音乐评论家及他们的特点。在这些大师面前,我心情更加谦虚。和他们相比,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实在是太渺小。此后,作者开始氂清“批评”相关的各种概念,我开始清楚,“批评”具体需要利用什么材料,做什么工作,达到什么目的,同时评论家必须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原文中的这一段给我留下了印象:

从现今的情况看来,音乐批评首先担任的是对于音乐创作、演出活动的报导,这是近代新闻的要求所造成的必然结果。近代新闻的主要目的就是报导。与报导不同的音乐批评必须完成的惟一任务,就是引导人们去认识音乐艺术作品。具有引导性的音乐批评要求积极认真的理论和艺术见解;它不是用预先规定好的某一尺度来衡量音乐作品,而永远是从音乐艺术创造的本身出发去评价音乐活动。歌德曾经说过,艺术家创造的是他自己的规律。这样的音乐批评,其目的与其说是评判不如说是认识,是使他的读者更接近于音乐艺术享受的认识。然而,这样的对音乐作品进行美学评价的批评则很少。这主要是因为能够掌握报导和应用美学相结合的本领的音乐批评家很少。

自然,只有投身于文艺事业,才有可能担任报导的任务。但是进行美学评价,则是与职业关系较小的任务,我希望能在思想上走到那样一步。

在探讨批评理论的同时,作者也带入了自己明显的思想感情,是那种对文艺的热爱,以及对那些伪批评家的蔑视。例如:

在过去的时代里,人们都认为艺术家是永恒的真和美的见证人,而不是像站在审判官面前的被告。而在今天,音乐家兼评论家的身边却出现了一帮职业文人,他们自认是音乐艺术家的裁判员,其实,他们是一切音乐进步力量和奔放的艺术想象力的敌人,他们永远念叨着死去的大师的名言,异相天开地认为天上的“神灵”永远支持他们。他们人数很多,影响恶劣,常常严重地妨碍了音乐艺术的发展。

这种夹杂在学术论述中的感情色彩,似乎会妨碍观点表达的客观性。但实际上,要在音乐批评已经长期客观地存在的基础上重新定义音乐批评,就不得不对已有的各种现实进行评价和定位。这种感情色彩,也使论述“有破有立”,立场明确。

书中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无论是章节的命名和编排,到语风语调,都带有强烈的尝试性和探讨性,完全不像一本“导论”类的教科书,甚至作为学术专著也略嫌零散。居其宏在序中首先指出的也正是这一点:

在篇章结构的设计上,存在着逻辑关系混乱、结构层次不清的情况——这看上去好像只是一个结构问题,实际上,这也反映出作者对音乐批评这一学科所包容的范畴框架及其逻辑关系研究得还不够深透,心中缺乏对全局以及各个组成部分的把握力和整合功夫。

但我还是认为,仅仅是把“音乐批评”会涉及到的问题梳理出来,一一探讨,这个工作目前已经十分令人满足。逻辑上的不完善,反而有利于我独立思考,得出我自己的看法。

这几天在学校里,得以安心读书,全赖新搬入的宿舍。旧宿舍条件实在不敢恭维,在家里又过于安逸,都不利于形成平静而又积极的心态。唯一不足的是这几天寒潮肆虐,乌云密布。很期待阳光再次来临,把被子拿去晒晒,自己也拿去晒晒——在冬日的阳光下阅读。

Filed in:

学会与孩子(书面)沟涌

最近看到文摘报的一篇报道:学会与孩子书面沟通,我想起了像“傅雷家书”这样的“书面沟通”典范。除开在文艺方面的讨论,剩下的父母对子女的感情流露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共性。报道中说到的家长“乔荣英”,只有小学文化,但是仍然每天坚持。

孩子也了解到,对于半文盲的母亲来说,每天给自己写信很困难。但让孩子意外而且感动的是:虽然困难,但母亲一直认真坚持着。

然而,书面沟通,仅仅是一种形式。家长内心的教育观念,乃自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才是教育效果的决定因素。如果家长本身就是个急功近利,眼红耳赤的小人,就算是以书面的形式,也无法心平气和地对待“不争气”的孩子的。

有的教师和家长把教育日记写成了孩子的“犯错记录”,不断指责;有的家长缺乏对生活的理性思考,把给孩子的信写成了流水账;甚至有的家长把自己过去错误的教育方法又带了进来:过分要求自己孩子的成绩,频频出现“看看人家”这几个字,无形中给孩子施加了压力,更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

这里我对“看看人家”这四个字尤为感兴趣,我自己也是在这四个字的重压下走过来的。我妈妈经常说,“不要跟差的比,只跟比自己好的人比”。这句话的逻辑,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懒惰和望子成龙的混合。从逻辑上,跟自己好的人比只有一个结果,就是自己不如别人,自己没有值得自豪的地方。这样很彻底地防止了因自满自大而止步不前的情况。妈妈满心希望这强大的一条能凿入我的脑中,这样我的一生就能保持单调上升,做父母的就一劳永逸了。植根在深处的,还是这种人群突围心理,出人头地的人生观。似乎人生的价值体现必需通过人与人之间一比高下。懂得人生乐趣的家长,会更注重孩子的人格,以及他发现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就算奋斗,也是为了自己的理想。

实际上,许多家长和孩子已经成为比较的奴隶,或者说比较标准的奴隶。什么样算作杰出,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标准。曾经以唯一的分数作标准的时候,家长们把分数变成了孩子的命根。后来,特长生政策又使家长们纷纷把孩子扔进少年宫。如今英语很重要,于是怎么样我就不想描述了。家长对人生,对个体都没有自觉的话,子女或许能出人头地——“成龙”,但内心只会成为虚弱的可怜虫。

也许这不是教育孩子的问题,而是讨论人生观的问题了。自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观,我所说的也仅代表个人看法。

Filed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