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research group

允许多大机率的错误?

有一个非常见仁见智的事情就是,你做事愿意允许多大机率的错误?如果要降低错误发生的机率,可能就要多想很多问题,多干很多事情。所以我发现,很多懒惰者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做事会允许较大的出错机率。这种说法太学术了,一个比较通俗的词就是“随随便便”,动不动就“拉倒”。这跟每个人的人生观有关,不可以一概而论。有的人的人生观就是养家糊口,及时行乐,没啥理想没啥追求,你不能谴责这样的人。因为你虽然很有追求很有理想,但是你活得很累,浪费很多金钱和时间,你不如他们快乐,至少你有很多事情看不惯,不如他们舒坦。而且,这些都是在每个人很小的时候就形成的东西,跟家庭教育环境有关,现在很难改了。但是,有一个事实是功利的心态特别容易在上述的懒惰者之中流行,而不太容易在有追求者之中流行。如果你也想谴责功利心,你是不是又以自己的取向赞同了功利心呢?

引起我这些思考的是qq上一个人问我某流变仪的操作。我说,仪器操作参考说明书。他说说明书在老师那里,就不想去要了。但是我还是不会回答他的问题。因为我明显不可能是任何仪器厂商的售后,我说什么都不算数。我是不喜欢把时间浪费在废话上面的。因此不管对方说“你是不是其实没用过其实你不懂”还是“你是不是忙所以不想回答”,我的一概不理。

我想起另一次,我导师也在办公司,有一个师妹新买的笔记本电脑不知道哪里是无线网卡的开关。我说,你买了东西回来没看说明书的么?她说,不用看说明书啊,一般地使用就行啦,都是这样用的啊。我说,所以你就不知道无线网卡还有开关,你还将不知道很多。对方开始不高兴,我就乘胜追击地加一句重语气的:要养成仪器一买回来先阅读说明书的习惯!这时导师发话了:这是孙尉翔同志的好习惯!我知道这话的意思,在别人看来,是在圆场——这只是我的个人习惯而已;但是说给我听,是在支持我,这是好习惯。不知道我是不是自作多情。

这两天,我在实验分离样品的时候希望能在35摄氏度下进行离心,我只听说过我们实验室的离心机可以控温,但是问过很多人,虽然都说可以,但具体没用过,也不是明确地看过说明书上有说如何控温。我该离心机厂商的网站看了这一款产品,的确说可以控温,离心机操作面板也有一个Temperature按钮。但是,平时使用最多的同学说,他们一般不太调离心机的温度。我问刘老师(她是实验室的大总管),她打开实验室所有仪器的说明书柜子给我看。我们实验室一向就比较注意保存仪器说明书,并非常强调仪器使用前一定要清楚如何操作。但我没翻到有离心机的说明书。刘老师说,那就打电话给厂家,问清楚了再做实验。我也很赞同。我打电话,厂家转到了技术员,他明确表示可以控温,但我仍然要求他发送一份说明书给我,一来以便实验室保存,二来我要按照说明书的指示具体操作。

我知道,有很多人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不会绕这么大个圈。那个Temperature按钮不是活生生地在仪器面板上放着吗?而且大家都说能调温,这还有什么可怀疑的?按几下那个按钮试一下就能大概知道怎么操作了,何必这么弱智呢?

我承认,就算是我在生活中很多时候的确不绕这么大个圈,我很崇尚DIY精神。什么东西,自己拆一下自己摆弄一下,很有乐趣。光懂按说明书,也许一辈子也不知道里面的构造,也不知道说明书以外的可能性。我也很鄙视有些人在使用电脑的时候谨小慎微,口口声声地说“不要乱来啊”“不要乱按啊”“这样行吗会不会搞坏啊”等等。我之前也写过文章,说仪器买回来不是用来按说明书操作发文章的,而是用来修改用来发展用来DIY的,否则研究工作的原创性是有限的。所以虽然我用粗体强调“一定要养成看说明书的习惯”,但这个问题上不是这么简单。到底什么时候要按说明书操作,什么时候要DIY,必须分清楚。

当然,也不是这么难区分。像我现在要使用离心机的功能,当然就要按说明书操作——否则怎么操作?因为我现在不是要去DIY改装离心机,只是使用它本身的某功能而已,D什么IY呢又。如果是DIY,那也一定是有依据的,不是乱拆。什么时候乱拆呢?就是比如说这个仪器已经不要了,你完全可以当垃圾扔了,那倒是可以乱拆一下。否则,反而要更加依赖已有资料,了解整台仪器的内部构造和实现原理。哪怕只是要换一个电容,也要知道该电容的种类,型号和参数范围,这不光不是抛开说明书,而是仅操作说明书还远远不够,必须要在仪器的内部技术资料加上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总之,不管是DIY也好,正常使用也好,做什么事情都要清楚后果。明明不希望弄坏,结果采取了把对方当垃圾的行动,结果真把对方变成了垃圾,站在那儿傻眼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弱智。

话虽如此,但仍然很多人是觉得这样OK没所谓的。错了就错呗!还不允许错啊!谁不犯个错!如果这样说,我就没撤了,这就是本文开头讨论的问题了——你允许多大机率的错误?我相信,谁也不希望犯个错误导致老妈死了。我不相信有谁犯了错导致老妈死了,他还会说“错了就错呗!还不允许错啊!谁不犯个错!”,除非他是人渣。但是除开置老妈于死地这种严重错误之外,其他不那么严重的错误,你的容忍度是多大,好像仍然是见仁见智的。虽然我认为在科研过程中应该把这个容忍度降到最低,但仍然很多人不这么认为,因为科研又不是人生的全部,不过是个饭碗而已,犯不着为它负出这么多。对于这些人,世界上任何事都犯不着他负出这么多,因为这些人没有追求也没有理想,而且我也没有什么资格谴责这些人。

老板片语及其演绎

童老师(120630xxxx) 10:19:07 PM
孙某翔(化名):邮件收到,但是最近实在没时间看,等几天吧。
何小丫(化名):注意论文参考Adv. Mater.的格式。
虾扯(3869xxxx) 10:44:42 PM
注意论文参考Science的格式
逍遥教头(42142xxxx) 10:45:07 PM
注意聊q参考Nature的格式
狗剩 10:45:40 PM
注意做人参考Nobel Prize的格式。

教师节随想

写博客的一个好处就是在伦理上我是不用管读者的。这两天教师节,各个博客里都有拿教师节说事的文字,但我却不用考虑读者的眼球疲劳。

我在回复azalea的时候说过:

关于科研心态,并不能完全讲道德。科研心态在上世纪后半叶发生了一个改变,那就是各国开始重视和主动推进科研及其技术转化,科学研究是一个职业,一个饭碗。科研队伍的评价不得不标准化和量化。就跟所有其他职业一样,既要讲职业操守,也要讲工讲酬。现在,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几近天文数字,科研人员人口也非常大。不可能像法拉第时代那样对每个人都讲理想了。

今天在王鸿飞的博客看到更精炼的一句话:

高尚的事情是不能作为职业的。

教师节跟所有其他世俗的节日一样,洋溢着人云亦云和肤浅的思维定势,大家不明所以但又很像一回事的营造了该营造的节日气氛,地球继续地运转。我们研究生会的学生们在前几个月就发起了一个类似“我最爱的导师”投票,有好事者把我导师提名上去,最后还获奖了。于是昨晚我导师就去参加了颁奖大会。今晚课题组照常学习例会的时候,导师发表了一长串劳骚,批评昨晚这种颁奖会的肤浅和无聊。的确,颁奖会上展示了老师包饺子的照片。我导师说,如果对老师的评价辞汇只是“严格要求”、“如慈父慈母”,或者给学生包饺子,那他认为是对他的一种贬低。因为这最多只适合于幼儿园老师,而不应该是研究生导师用来交待的事情。

事实上,这种投票、颁奖活动,是校团委主办的。校团委和研究生会是一种什么组织呢?我个人认为它们对教学和研究没有任何帮助,而且在事实上也是由不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人员组成。这些组织,是学校行政组织的附属。

导师今晚还大谈大学之道,提西南联大的事情。我感觉就是再次发行政权力干预学术权力的老劳骚。西南联大的一件经典事件就是它拒绝了当时教育部长关于全国统一教材的指令,维护大学的学术自由。

由于学校正式行政力量干预而产生的学术上的不快,大家都知道,说得也很多了。但是由校团委、研究生会这种学校行政力量的附属所产生的不快,很少人会意识到由头。童老师也只是抱怨现在提学生没有思想。

教师是一门职业。这既决定了不能把教师当作神圣的人物来要求,又说明教师有其职业操守标准。职业操守和圣人的区别是,它的要求是建立在奉献与索取平衡的基础上的。在谈职业操守的时候,每当我们对从业人员提出某种要求,我们必然先要靠虑其报酬情况。世界上的报酬,无论再高,都是有限的。因此对任何职业人士的道德要求,绝不可能天马行空地浪漫地任意无限拔高。问题在于,我们社会中的大部份人,根本不知道如何在承认索取与奉献之平衡的基础上产生人与人之间的感恩。似乎要感恩一个人,就非要说出它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种理由。假如有人指出您所感恩的对象有利己的因素,甚至是双赢的话,你的感恩就成了傻冒了。

这种肤浅的原因我由于水平有限没办法深究(我也很肤浅),我所能想到的只能是由于历史上长期以来高大全艺术形象的后果。我不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你也不是,他也不是,身边的人都不是,但电视报纸新闻里报导的事迹却是,说明的确有这样的人,说明我们向他看齐,或对其他人提出这种要求,不是非人的。我们感恩方式一旦这么被固定,现在大家清楚没有这样的人了,社会上就干脆不存在感恩了。现在的社会事实上是不存在感恩的,感恩的人的确是傻冒,因为他只可能是因为还相信世上有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缘故而感因。要求当今社会的人在双赢的情况下仍对他人生出感恩之情,是需要某种世界观价值观作为依托的。我们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