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February 2010

写博客和看博客

看了陆绮老师回应之后,鉴于“兼听则明”的原则,我也写一篇解释我在写博客上的倾向的东西。

大概是05年的时候,我用英语在Blogger.com上写博客,主要就是讨论我平时看文献时的想法——多数是非正式的、幽默的、甚至是恶搞的想法。06年,新加坡某高校一位华人教授因为看了我的博客,了解到我将来想读博士,于是来信问我有没有兴去到他那里。我婉拒了。在此同时,我也了解到了很多化学方面的博客,都是化学的研究生写的,因此多幽默活泼恶搞,也多贴近学生的接触面,主要就是paper。现在想起来,有的一度辉煌的化学博客现在都没了。例如Tenderbutton的停止,以及最近The Chem Blog也停了。Tenderbutton的作者后来被Chemistry World收安为专栏作家,他的专栏叫Bench Monkey,但也只好像写到了2008年。唯一从那个时候一直延续至今的化学博客(我所知道的),是The Carbon-based Curiosities。这是一女的和一男的合写的博客,她们不是情侣,女作者是同性恋,我和她算是互相认识的。还有一个那时候就知道的博客是David Bradley的博客。David Bradley跟我是亦师亦友,他原本是Chem. Commun.的编辑,后来转型为科学类的自由撰稿人,也即所谓的Science Writer。他在这一行经验丰富。在07到08年左右,西方对中国的关注度突然提升,尤其是在科研界。ACS、Nature、Science、Wiley、RSC等几个出版商都在自己的旗舰期刊上搞中国专刊,有的还不止一次,以China为关键词的新闻更是几乎每期必有。在那时候,在英语语境下,写博客的中国人,好像就只有我,于是我的邮箱就经常收到一些记者的问题。他们想了解中国,我也想了解西方,于是我就经常找David Bradley问问题。我和他直到最近都还有联系。在这段时间里,科学内容的博客也呈爆炸式增长,引起了主流科学媒体的关注,Chemistry World的深度报道Surfing Web2O即为一例。大概在08年下半年,我发现自己不再满足于参与外国人的本已成熟的讨论,或者充当什么“中国声音”的代言者,因此我停止了英语博客写作,中文博客越写越多,也就现在的状态。以上说到的人名和博客,都可以通过Google.com搜到,恕我不做链接了。

以上是我写博客的经历。从中我要强调的是两个动机,一个就是对本人学科和研究领域的幽默和恶搞,另一个就是science writer。前者,是把一个学科或一类研究据为己有,以代言人自居的心态,而后者则是传教式的心态。

对学科的幽黑和恶搞就是以代言人自居。如果你一直仅仅觉得你是“进入”了一个领域,你是“参与”了一个领域,或者这仅仅是你的“工作”领域,你不会想要恶搞它。因为如果你如此不小心地对待它,你很有可能会被认为是“参与没有诚意”或者“工作不认真”,你会担心你的“内行”身份会被剥夺,不再受到认同。只有当你的“内行”身份已经不可剥夺,你这辈子不可能也没法改行,你觉得你就是为干这个而存在的,你才完全不会有所顾忌地去恶搞它,make fun of it。以玩游戏为例,有人玩RA2,是打剧情希望打通,打遭遇希望打赢,然后联网对打,不断进步;但我玩RA2,直接就打遭遇,一开始当然先要打得赢,但是此后,我开始变着戏法来折磨电脑,我给电脑创造了很多奇异的情景来观察它的反应。时间长了,我就摸清了电脑的脾性,玩RA2好像在跟电脑谈恋爱。那些最后联网对打的玩家,只是把RA2当作一个即时战略游戏,也许最终嫌它设定简单AI太低,直接去玩WOW。而我则是把RA2当作RA2,我就一直玩RA2。类似的,我觉得化学和流变学乃至整个凝聚态科学都很有娱乐性,能够达到放松神经的效果。如果说在博客里写东西是为了放松,那我就是通过写我的研究。如果放松就是娱乐八卦,我就写研究动态的娱乐八卦——而不是人格方面的八卦。例如我如果对非线性光学感兴趣,也许就会关心王鸿飞最近那篇章发到哪里,他算是走哪个方向,什么策略,由此揣摸他对整个领域的整体看法。总之明明是他学生的作品,非要当作不可多得的证据对他本人的研究思路臆测一翻——反正娱乐八卦就是臆测。这就是我的乐趣所在。我不觉得臆测王鸿飞老师的人品能达到什么娱乐的效果(但是能达到其他效果,我曾经专门在博客里乱揣摸其他人动机,目的是研究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会不同)。

作为Science writer去写博客,又是另一回事了。这跟科普有很大关系。松鼠会上面基实就是一堆science writer,但那些是属于大众科普。有一些科普是对科学家的科普,例如Nature里的News and Views,Science里的Perspective。Science writer除了科普作者之外,还有以科学家为读者的其他新闻性或评论性文章,比如Nature和Science里的Editorial那些。我曾经想过做一个Science writer,还看了一些传播和传媒的书,后来发现我不喜欢新闻从业人士的那种风格,所以最后还是选择做科研。我的博客于是就是对我的研究领域的八卦恶搞。

谈完我自己,我接着谈陆绮老师的观点。

中国人上网和西方国家网民的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主要是娱乐。这也是Google不吃香的原因,因为利用网络为满足自己专业的人很少。我甚至曾经说过,在当今中国,没有professional,任何行业对于中国人来说,性质都是一样的。没有专业精神,也就不会寻找形式来表达这种精神,不要说没有博客,就算是论坛也不会多。

再者,科学家“承认自己的失败、谬误与疏忽”,不应该“非常不易”,恰恰相反,应该“非常容易”才对。“当他们一贯所坚持、所秉承的东西受到质疑时”,不应该“心里都是非常纠结和痛苦的”,恰恰相反,应该“心里感到十分振奋和好奇”才对。如果一个人不是这样,那么叫ta去当科学家,ta当然不舒服,当然需要通过写博客或者别的什么方式重申真实的,非科学家的那个自己,以获得心理平衡。在中国由于没有什么科学家,所以大家不太知道这个道理。

推荐一些我平时看的科学博客(多数是化学和流变学类的),除了刚才提到的The Carbon-Based Curiosities之外,还有David Bradley的Sciencebase Science Blog、The Curious Wavefunction、It’s the Rheo Thing、Rheol World、Science in the Open等等。同样,都可以在Google.com上搜得到,不附链接了。科学网上基本上没有一个这样的博客。正是由于这样的一堆人是非常的多的,所以美剧The Big Bang Theory能如此火热。其实按道理,如果你不是Sheldon你不应该考研。

总之,写这样的博客,不是在延长痛苦和压力。谁会写博客来延长工作的痛苦和压力?只会延长和补充快乐。

关于Strain-Rate Frequency Superposition的看法

ResearchBlogging.orgBrian M. Erwin, Simon A. Rogers, Michel Cloitre, & Dimitris Vlassopoulos (2010). Examining the validity of strain-rate frequency superposition when measuring the linear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soft materials Journal of Rheology, 54 (2), 187-195

Strain-Rate Frequency Superposition(SRFS)的文章会不会如雨后春笋般暴发我不清楚。有很多我很不以为然的东西都莫名其妙地暴发过了,教训就是千万别跟文章上写的东西较真。

SRFS是H. Wyss等人(D. Weitz小组)发表在PRL 98:238303上的工作,是在胶体玻璃等许多软物质上发现的可叠加现象。做流变的朋友应该多多少少也留意到这项研究了。其他组后续跟踪的不少。我也算是跟踪了一下,文章还没出炉。所以我在这里要谈谈看法。

这东西如果不是一个很花俏的废物,那就是重大发现的开端。现在看来像前者多一点。

Yielding

Yielding


Shear rejuvenation

Shear rejuvenation

给定PRL那篇文章,起码要有以下的疑问:

  • PRL那篇文章是说,SRFS在很多软物质材料体系上都有,甚至按照我理解H. Wyss的意思,只要一个软物质在dynamic strain sweep下出现典型如右图的行为,就一定符合SRFS(详见SRFS的介绍网页)。这到底有什么物理上的根据?最终到底满足什么条件的材料就会有,不满足就没有?
  • 左图的数学关系,已经在许多实验中证实了,如果考虑粘度和松弛时间等价,它其实就是广义宾汉流体的方程。而SRFS的数学关系,是要把左图的稳态剪切速率gamma-dot换成振荡剪切速率幅度gamma-dot-zero。这又是什么道理?
  • dynamic strain sweep下大应变区的G”斜率绝对值其实是等于广义宾汉流体里面那个幂ν的,这个已经从数学上证明了。MCT和SGR理论也都各自导出了这一关系。如果上述SRFS的各方面都成立,那么SRFS下G”在低频区的斜率,也要等于ν,而且水平平移因子a同应变速率幅度gamma-dot-zero之间的幂率关系,指数也要等于ν。也就是说,这个ν冥冥中统治了软物质世界!如果你不给出一个统治软物质世界的模型来解释这个ν,我情愿相信这是巧合。

PRL这篇文章出来之后,感兴趣的人很多。我好像记得Nature的Journal Club都赞扬过,只是我一时找不回原文了。后续跟踪的文章发表在Soft Matter、Phys. Rev. E、J. Phys. Chem. B等等上面,档次都不算低。在这些文章里,SRFS仅仅是一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也仅仅是描述一下现象,至于其意义,都是照抄PRL的观点,也没有提出过什么质疑。尤其是在不同测试下的幂率指数之间的相等关系,有很多报道硬是说“大致成立”,审稿人竟也得过且过。让我非常不爽的是,这些幂率指数,全是通过实验数据的拟合而获得的。做过实验的都知道,这样的拟合,你多取一个点少取一个点,结果会不一样。因此我认为要同时给出拟合的标准差。有好几篇论文,想去讨论那个指数随实验体系组成的变化,但又没有同时给出拟合的标准误差数据。从文章上看那数值只变化了一点点,作者也坦言是“appears to increase slightly”。既然是appears to,既然是slightly,你不给出error bar,这些不全都是废话么?按照我的实验结果,如果同时考虑拟合的标准差,那个幂率指数很难看出随体系变化有什么规律,但是如果不考虑error bar,我倒是可以很方便地泡制出漂亮的“slightly increase”或者“slightly decrease”曲线来。如果个个期刊审稿人对来稿中的拟合操作都如此马虎的话,漂亮的曲线岂不满天飞?这里面还够不上伪造数据呢。事实上很可能就是如此,例如Phys. Rev. E 81, 011604

所幸质疑的文章最近也出来了(见本文开头的citation)。这篇发表在J. Rheol.上的文章通过实验和说理质疑了SRFS的各种“意义”。到头来,这个叠加现象还是有归有,但是啥也说不清楚。作为个发文章点缀还是可以的。我弄过一次,就没兴趣再弄第二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