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October 2005

让创意的风暴来得更猛烈些吧!

现代育儿报-大洋网-宝宝关注十六大-(2002年11月11日 16:21)

本报讯(记者陶莎)11月8日上午党的十六大召开,广州市各区幼儿园纷纷组织小朋友收看十六大开幕现场直播,师生们都沉浸在十六大召开的热烈气氛中。

在电视直播过程中,荔湾区荔台幼儿园的老师们抓紧时机向孩子们介绍党和国家领导人;省育才幼儿院一院全体小朋友拿出自己在美工活动中制作的党旗、国旗,为会议上每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欢呼雀跃;在广州军区政治部 幼儿园,老师们边看电视边给孩子们介绍我国重大政治活动的有关知识;在黄花实验幼儿园,小朋友和教职员工围坐在电视机前,看到不明白的问题,孩子们都踊跃向老师提问。老师们纷纷表示,组织孩子们收看十六大召开的有关电视节目,让孩子们了解到十六大是中国共产党研究、决定重大国策的大会,从小开始关心国家大事(缺主语)。

谁能告诉我,如果不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

Filed in:

八十年代的败类

我成天板起面孔,说话和做事讲究分寸,注意影响,说套话,讲大道理,批判任何标新立异,认为纯娱乐是浪费时间,自愿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拥护国家政策,兴致勃勃地观看新闻联播和央视春节晚会。

我应该受到80年代先锋的强烈鄙视。

给Kelvin Wong关于媒体媚俗化的回复

在好友Kelvin Wong的MSN Spaces上看到他这篇文章

掩耳盜鈴”的尷尬
——淺析都市報人文關懷與媚俗化的博弈
……作為新興的報紙類型,都市報是一個矛盾的混合體。那就是媚俗化與人文關懷性並存。所謂媚俗化新聞,就是“四色新聞”:紅色的秘密(明星的秘聞趣事),金色的誘惑(大款大腕的奢華生活方式),黃色的刺激(大力渲染淫穢內容),黑色的恐怖(對暴力兇殺的詳盡描繪)。而人文關懷性新聞,即在新聞中關注人的生存狀況,體現對對人的尊嚴和對人類明天的思考,它關懷的是我們人類的和諧發展。兩種似乎水火不容的新聞出現在都市報同一版面上似乎是很矛盾的事情。但事實的確如此。……

我回复的观点如下:

大众既是十分挑剔又是十分容易教育的。不受教育只会越来越低俗,只有受教育社会风尚才能不断提高。如果媒体是100%顺从大众,则只能成为大众心态的反映,大众越来越媚俗则媒体越来越媚俗,反之亦然,互相促进。但是,媒体有很强的公众教育效果,如果在顺从大众八成之余,能够教育大众以二成,则可达到个体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可惜,竞争本位意识让人只求更加迎合大众,唯恐逆大众意思,恨不得200%地取悦大众,谁敢反而板起面孔教育自己的米饭班主?

可能我一向的观点是“反群众”的,我认为人民群众不会自己进步,是需要少数人带领或教育的。少数人带领,即独裁或寡头,自然不可取,但不一定就要唯群众是首;转而教育群众,让群众不再是群众而是有独立思想的个体,社会才会走向民主,走向民主即是进步。

媒体经常“在追求客观真实的基础上”(或有选择性地)发表“不代表媒体意见”的评论,实际上已经充当了价值观的灌输者。就算不计这些评论,对新闻的有意选择和综合如不加说明,也对观点形成很有诱导性。所以媒体不能摆脱“教育”大众这个角色(被一些人指为“洗脑”亦未为过),这不是问题,问题是媒体自己要意识到这个角色,然后好好利用,相信定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实际上,如今充斥在中国电视上的恶心广告,恶心主持,恶心新闻到底怪谁,我自己也很迷惑。是因为自己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成为了少数人呢?还是大家都觉得恶心但没有改变?

好像《新闻日日睇》这种既为老百姓说话又教育老百姓的节目,应该说是达到了媒体职能的理想的状态,不管这个节目能不能做下去,陈sir会不会下课,它的出现已经值得骄傲。

Filed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