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新人培训:内容目录

内容目录

    有那么一类内容我觉得是不论任何课题组的新成员都有必要了解的“公共课”:

  1. 什么是科学研究
  2. 学术伦理与行为规范
  3. 化学实验室的设施、人员管理及安全
  4. 如何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
  5. 怎样查阅文献
  6. 怎样撰写论文
  7. 科学测量、科学计算与科学作图
  8. 从我所在的相关学科和领域来看,总有一些的实验技术在本课题组研究方向中属于核心手段,又具有比较高的理论门槛,但是但研究生院设置的学分课中不涉及到的。大部分学生纯粹靠“师兄师姐”的指导下上机实践,其效果也受“师兄师姐”的水平、时间和精力限制,一代传一代可能还会走样。如果对测量技术的原理先有基本的认识,学生在实验中反而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地去测试,甚至发明出新方法。这在流变学中的体现就很突出。还有一些测量手段虽然常见,但学生中流传着的误区也比较多,需要“正视听”。以我所在的课题组为例,这方面的实验技术包括:

  9. 流变学实验基础
  10. 力学性能实验基础
  11. GPC实验基础
  12. 显微粒子示踪实验基础
  13. 这些主题,有的完全可以花一学期来讲(例如流变学)。我觉得在课题组里需要达到的目的只是理论和应用两方面的快速入门,指出一条省力的自学框架,使学生消除看论文时的陌生、恐惧、抗拒等心理负担,同时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敢于想到应用这些技术来研究解决问题。至于具体的理论和应用提高,还是要依靠学生自己去啃。

    还有一部分需要课题组去补的知识,是由于研究生课程没有覆盖,但对本课题组研究方向十分重要的基础理论1。缺乏这些基础理论会给学生造成的问题包括:

    • 一开始完全看不懂论文,哪怕努力看更多的相关论文并结合互联网搜索补缺,最后的理解也往往是碎片式的,而且可能保留着很多理论上误解长期无法被发现。
    • 人对未知的的好奇心或者兴趣,总是需要基于预先知道的部分已知的知识。要求学生什么基础理论都不知道就对你所研究的前沿问题大感兴趣是不可能的。相反,如果学生有了基础理论,就可以独立自主地思考形成自己的idea,年轻人思维活跃的优势得以发挥。
    • 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掌握好处还会体现在研究实务的方方面面。例如为什么学生实验做着做着就老走偏?就是因为他们思维不是按照已有理论去演绎的。虽然这种走偏有时也是新发现的源泉,但更大的机率只会是纯粹走偏了,比不上基于理论上的自由演绎形成的新假说靠谱。

    从我个人的研究方向和我的师弟师妹2的知识背景,还需要了解:

  14. 软凝聚态物理的一些常识
  15. 这方面的具体内容将在后面的相关部分详细介绍。

接下来我准备就我提到的这12条内容逐条介绍一下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