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conference

长春2016(3)

会议的第二天是学术报告。

流变学之所以受到重视,部分原因是因为对于某些体系或者问题,光做流变就能得出结论。特别是对于聚合物体系,哪怕是超支化的还是相分离的体系,都有一些跟结构和动态对应的流变现象,在当前的范式下不需要做其他表征即可下结论。我认为其实是这种“便利”使得很多人愿意了解流变,甚至做流变。流变仪场商推销的时候在这个角度进一步强化。强调流变测量结果“很有用”,能够“看出很多东西”,很多工业领域能用到。

但是我个人有点不太喜欢这种“便利”,因为它是建立在“已知”上的。而做研究是为了了解未知。这种“便利”使得流变学变退化成其他领域的分析测试工具。流变学是有其本身的研究目的的。流变学定义是“研究物质的形变与流动的科学”。我个人在讲课时介绍这一定义喜欢再加几个字,是“研究物质的形变与流动及其原因的科学”。其实是多余的,因为既然是“XX的科学”,就当然不仅仅停留于经验与现象学,而要追求还原论。强调“及其原因”,其实是说明不研究的话原因不明。所以重点应该在研究原因不明的流动,去搞清楚其原因。而不是在于利用已知原因的流动来作为检测手段。

把流变学当成检测手段,也使很多人对流变学的理解局限于“流变仪上的流变学”,或甚至是“simple shear流变学”,认为流变学只研究在几个固定的“夹具”上形成的理想流场,以及几种仪器规定的测量模式下的现象,超出这些范围的就不是流变学了。例如,认为Rheo-PIV不是流变学,究其理由,无非是因为它不是研究力矩转感器的信号,而是研究光学显微镜的信号,甚至还要用后者否定前者。其实,只要翻开任何流变学教科书,都会先介绍kinematics,介绍形变张量,然后才介绍应力张量。也就只是在simple shear条件下,形变是个标量。说流变学就只研究simple shear是可笑的。既然形变是张量,Rheo-PIV为何不是流变学?Kinematics为何不是流变学?有人说,这不就是流体力学了吗?是的。流变学有属于流体力学的部分,它是非牛顿流体力学,低雷诺数的流体力学。

流变学还有不属于流体力学的部分,也被人认为不是流变学。那就是关于各类复杂流体的结构和动态的物理学,也就是所谓的软物质物理学。很多人感觉,一旦讲到这些,研究的重点和对像都是体系,流变学变得可有可无。这其实是研究阶段、研究深度的问题。我们研究一个体系的物理,可以关心它的很多性质,未必都要关心流动或形变。但如果有一类体系被称为“软”物质、被称为复杂“流体”,搞清楚其结构与动态之后必不可少的动作当然就是做它的流变学模型了。所以,流变学至少在软物质物理中是必须的,不是可有可无的,只是我们在软物质物理研究中往往不是一开始就能建立流变学理论。相反,流变学往往是认识一个体系的道路上最后也是最难的一步(特别是非线性瞬态流变),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的是研究流变学之前的统计物理工作。

所以这些交叉都不是乱交叉,都是围绕一个目标,就是“研究物质的形变和流体及其原因”。至今未知原因的(原因复杂的),易形变易流动的物质,那不就是各种软物质了么?要搞清楚原因,现象本身要准确可靠是必须的,这确实需要强调流变测量学,但这只是第一步。完整的流变学研究,应该不止步于流变测量,而应该像任何物理学一样,结合理论和模拟,确证一个关于形变和流动的因果关系。

不过,强调“流变学”是物理学、甚至是软物质物理学,在国内还是比较尴尬。

长春2016(2)

今天是讲习班部分。不经开幕式的老师强调,我都还不发觉今年是第一次把讲习班放在上海之外做。俞老师讲的内容跟上一次讲习班差不多。这次不一样的是由刘全老师介绍拉伸流变。我身边的学生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讲习班上往往只介绍应力张量的简单剪切形式,不介绍形变速率张量,而后者往往是学生觉得较难理解的。我的理解是讲习班主要初衷就没想介绍流变学的张量表示,只是应力的几个分量无法绕过去,而简单剪切下形变速率用一个标量就可以表示了,所以就不介绍了。我博客之前写过一些关于形变速率张量的东西

下午还有一个Poster部分。我转了一圈,了解了一下各个同行大概在做什么,就没多作交流了。Poster上的具体内容难免总有各种细节问题是由于学生知识水平有限或经验不足造成的,心想在他老师的继续指导下迟早会发现和纠正的,也就懒得多聊了。应该以学生之间交流为主。

IWEAYR-11

img_0051-1.jpeg

时隔4年再次参加IWEAYR。上次是在北京,这次是在深圳。最感叹的是:日、韩两国,要么就确实是发达国家,来咱们中国消费得起;要么就是真的特别有钱;要么就是真的特别支持这个会——否则,怎么第次都来这么齐全呢?相比之下,感觉让我们组学生团去东京、首尔什么的就很异常。老师自己出个国在经费预算里都很显眼,别说再外带三、四人次了。这次虽在中国举办,但是国内来的人不多。

感觉这几个国家的流变学研究比较分散。研究方向相互不熟悉。

一个我上次参会还没有的节目就是学生组团excursion,回来作汇报,作为一种国际交流项目。他们说也已经搞了几届了,但我第一次看觉得很新鲜。从他们的PPT汇报中看到年轻人爱玩、懂玩、易熟络的特点,心情特别好。

会议没有强调和提醒,学生都很自觉提前拷贝PPT和提前准备演讲,秩序井然,体现平时的训练有素。

相比四年前的IWEAYR-7,一个很大落差的是听众提问热情低。我记得在IWEAYR-7上,各国教授都很积极向演讲完的学生提问,哪怕学生英语不理解,问题也不理解,提问的老师也尽可能详细解释,希望能够把思想传授给对方,“专家会诊”的气氛很浓。但是这次会议,明明上次热心提问的那几个教授都有来,但是都很安静。Poster阶段也鲜见教授提问学生,连我国高分子年会的poster场老师来test学生的热情都比这次IWEAYR-11显得高。

一个有趣而又有点令人费解的现象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句话火了,几个excursion小组回来在PPT上都不约而同的使用这句话的英语版,导致晚宴上老师也用这个梗。如果说从中国学生能流传出一些我国的什么文化碎片,按理应该“道理明显”的梗更容易被外国人get到。但“重要事情说三遍”,本来在国内也是无聊火起来的,本身没啥特别。

不过也许也可以说明,现在什么网站代表着中国最有输出力的文化:知乎和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