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March 2013

kcite插件测试

装了kcite插件,可以将文中的DOI号直接渲染成恰当的引用(文中变序号,文末加bibliography)。本页为测试。

Recently, many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studies have been published [1] to reveal the precise features of the jamming phase diagram for different amorphous systems within this framework. Of many model systems for the jamming transition, the poly(N-isopropylacrylamide) (PNIPAM) microgel suspension is a unique one. The particles are soft and deformable, so they can be efficiently packed beyond the close packing condition for the hard spheres. Moreover, due to the thermo-responsibility, a small change in temperature will cause a large change of the particle diameter. This endows PNIPAM microgel suspensions with interesting physical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2][3]. Different from the inert hard sphere counterparts, the PNIPAM microgel suspension undergoes a transition from solid-like to liquid-like state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not due to the increase in thermal energy kBT, but due to the decrease in the particle diameter, which lowered the effective volume fraction φeff of the particles in the suspension [4][5][6][7]. In the view of jamming phase diagram, T was coupled with φeff, so that the PNIPAM microgel suspension state cannot be independently controlled by T and φeff. Moreover, the softness of the microgel particles was also changed by the swelling extent. There was a report where φeff was varied by the particle number density at constant temperature [8], but direct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ffect of the two control variables, T and concentration, on increasing φeff is lacking. In the jamming state, the microgel suspension responded essentially elastically to the applied small strain and turned to the shear-unjamming state and flowed beyond yielding by tuning control variables [9]. The flow of the microgel suspensions after yielding was nonlinear viscoelastic [10][11].

References

  1. M.P. Ciamarra, M. Nicodemi, and A. Coniglio, "Recent results on the jamming phase diagram", Soft Matter, vol. 6, pp. 2871, 2010. http://dx.doi.org/10.1039/b926810c
  2. B. Sierra‐Martin, J.J. Lietor‐Santos, A. Fernandez‐Barbero, T.T. Nguyen, and A. Fernandez‐Nieves, "Swelling Thermodynamics of Microgel Particles", Microgel Suspensions, pp. 71-116, 2011. http://dx.doi.org/10.1002/9783527632992.ch4
  3. M. Cloitre, "Yielding, Flow, and Slip in Microgel Suspensions: From Microstructure to Macroscopic Rheology", Microgel Suspensions, pp. 283-309, 2011. http://dx.doi.org/10.1002/9783527632992.ch11
  4. G. Romeo, A. Fernandez‐Nieves, H.M. Wyss, D. Acierno, and D.A. Weitz, "Temperature‐Controlled Transitions Between Glass, Liquid, and Gel States in Dense p‐NIPA Suspensions", Advanced Materials, vol. 22, pp. 3441-3445, 2010. http://dx.doi.org/10.1002/adma.200904189
  5. Z. Zhang, N. Xu, D.T.N. Chen, P. Yunker, A.M. Alsayed, K.B. Aptowicz, P. Habdas, A.J. Liu, S.R. Nagel, and A.G. Yodh, "Thermal vestige of the zero-temperature jamming transition", Nature, vol. 459, pp. 230-233, 2009. http://dx.doi.org/10.1038/nature07998
  6. J. Mattsson, H.M. Wyss, A. Fernandez-Nieves, K. Miyazaki, Z. Hu, D.R. Reichman, and D.A. Weitz, "Soft colloids make strong glasses", Nature, vol. 462, pp. 83-86, 2009. http://dx.doi.org/10.1038/nature08457
  7. F. Scheffold, P. Díaz-Leyva, M. Reufer, N. Ben Braham, I. Lynch, and J.L. Harden, "Brushlik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rmoresponsive Microgel Particle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vol. 104, 2010. http://dx.doi.org/10.1103/PhysRevLett.104.128304
  8. D. Paloli, P.S. Mohanty, J.J. Crassous, E. Zaccarelli, and P. Schurtenberger, "Fluid–solid transitions in soft-repulsive colloids", Soft Matter, vol. 9, pp. 3000, 2013. http://dx.doi.org/10.1039/c2sm27654b
  9. H. Senff, and W. Richtering, "Temperature sensitive microgel suspensions: Colloidal phase behavior and rheology of soft spheres", Th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vol. 111, pp. 1705-1711, 1999. http://dx.doi.org/10.1063/1.479430
  10. V. Carrier, and G. Petekidis, "Nonlinear rheology of colloidal glasses of soft thermosensitive microgel particles", Journal of Rheology, vol. 53, pp. 245-273, 2009. http://dx.doi.org/10.1122/1.3045803
  11. A. Le Grand, and G. Petekidis, "Effects of particle softness on the rheology and yielding of colloidal glasses", Rheologica Acta, vol. 47, pp. 579-590, 2008. http://dx.doi.org/10.1007/s00397-007-0254-z

我用过的文献管理软件

接着上一篇的势头,我再谈谈文献管理方面的应用软件或网站。

离线软件方面,我很早的时候,用过一段时间Reference Manager,当时我试用过Note Express,后来转到EndNote之后,就一直用到现在了。其实我很早就听说过EndNote,之所以一直用Reference Manager这么长时间,其实是懒得搬数据。所以我原本认为,其实用户转换文献管理软件的门槛是很高的,新软件很难抢到老用户。事实是不是这样呢,我没有统计数据,但我就很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用Mendeley(Zotero我也用过,觉得不错,但是自从我浏览器改用Chrome之后我就不用Zotero了。我对它的喜爱不至于像某些人那样“装Firefox完全只是为了用Zotero)。

我还用过CiteULike、Connotea等网站,也都很快就弃用了。最近ACS出了一个ChemWorx,我也试用了一下。还有ReadCube我也用过。由于上述说的软件我很久都没用了,现在的情况是如何,我也不大清楚。

先讲所有这些应用最大的问题。EndNote的老用户往往已经把文献分成不同的Group了。所以,除非有软件能够直接破解EndNote的enl文件(以及同目录下的.data文件夹),实现“完美导入”,否则只要换软件,原来的Group分组信息就一定要丢失。我从读博士开始到现在,几乎所有文献,都放在一个库中,叫做gelation.enl(凝胶化)。它包括了流变学方面和胶体物理方面的所有文献。我也分了很多Group。不把这个库全导出来的话,我是没办法真正更换一个新的文献管理软件来工作的。但是,估计破解EndNote的文件格式是违法的,所以那些遵纪守法的老外是不会动这个心思,所以Group信息是永远无法顺利地导出的了。当然,有一些权宜的办法。例如对于Mendeley,可以先在EndNote里给同一个Group的文献添加相同的label(可以一次批量操作),再导出成bibtex格式。导入到Mendeley时,label项会导入成tag,然后在Mendeley中按tag来filter就可以看到原本属于同一个Group的文献了,这时再把这些文献搬到Mendeley相应的folder里。这个工作量至少是还可以接受的。

第二个也很普遍问题就是字符。这也应该是EndNote本身的错。EndNote导出的文本格式没有办法处理带重音符号的拉丁字母(很多人名会有,而且我还有一些文献是德语的),在EndNote软件里是正常显示的,但导出成文本文件之后就会变成一个中文乱码。这个中文乱码就会被导入到任何其他文献管理软件中。

第三个问题就是排序。除了Reference Manager、EndNote和NoteExpress(印象中)之外,其他的管理软件的排序功能都很局限。可能是因为我学过一点数据库原理,我明白无论界面多么傻瓜,文献管理软件其实都是一个数据库。一条文献包含这么多的属性,都是可以用来排序的,可以先按属性一升序、再按属性二降序、再按属性三升序……可是,除这三个软件之外的其他软件,最多只支持一按一个属性排序,而且只能在年份、作者、题目等属性中选择。

我在EndNote里是会使用Label项来进行一些标记。最常见的方式是标记了笔记本的页码。由于我阅读文献会有记笔记的习惯,在笔记本上会有页码。因此,一个文献记录,如果label上有个数字,就说明这个文献我看过,当时记过笔记,可以翻开笔记的相应页码来快速回顾,就不用重新看全文了;如果label上是空的,就说明我没有认真阅读过。所以,如果先对Label排个序,所有没记过笔记的文献就会全部集中在一起;再按年份排个序,这些没记过笔记的文献就会按年份来排序,我可以按此顺序一篇一篇地阅读和记笔记。

再有,由于我从读博开始的近三千篇文献都放在一个库中。如果我在阅读文献的时候,看到一篇被引文献我也需要,首先就要判断我是不是已经有这篇文献了,因为这么多篇文献我脑子是记不得某一篇我是否已经有了的。这时我就要在EndNote里,先后按期刊名、卷和页来排序,这样我一拉scroll bar就很快能够找到相同期刊相同卷的地方,有没有这一页就一目了然了。

总之,我会经常善用属性排序(而不是search)来查找定位,这也许是数据库的思维习惯使然。在添加条目操作时就具有一个杜绝重复和冗余的机制,而不是等产生了冗余之后再查重,这一原则可能也来自于数据库原理。因此对那些光有个search功能但排序功能很弱的文献管理软件我都觉得不适应。

有的文献数据库,文献多起来就反应慢,这是数据库引擎比较低级的反映,这些都比不上EndNote。

接下来就是关于PDF文件的管理问题。我一直都很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会青睐这一功能。稍微有点常识的人就会知道这一功能是超出目前技术水平的,是绝对做不好的。首先,PDF文件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里面的文字和图象都是基于元数据重新渲染的,另一种情况就是完全是未进行OCR的图象。要从PDF文件中识别出年份作者标题等信息,就需要PDF文件是前一种情况,能从中读出文字信息。而我这个人是喜欢看上世纪中叶的文献的,这些PDF都是影印版或者不良OCR版。再加上,这样的过刊很多时候网络数据库没有全文全限,我都是通过中科院文献互助系统从别的图书馆影印回来的,连字都是歪的,很难指往有什么OCR能把这些字识别好。光这一条满足不了就基本没戏了。我的库可能有一小半都是这种情况。ReadCube的设计似乎是要让用户完全依赖于从PDF识别来导入信息的。它的PDF导入功能确实比我想象中的要出色(主要是它充份利用了PubMed和Google Scholar的api,只要能从PDF中识别出任何最少的足够信息就直接可以在PubMed或Google Scholar上获得其他信息),但也难免有很多无法识别的PDF。ReadCube对这些PDF的处理方式是:仍然要用户从PubMed或Google Scholar上找到相应的条目来应用到PDF上,不允许自己输入!问题是有很多PDF,我自己在浏览器上Google Scholar是能查得到条目的,但是在ReadCube里面上Google Scholar却查不到。我猜这可能是Google Scholar的API有问题,但ReadCube就自愿受API问题的限制了?事实上,如果ReadCube对这类PDF可以支持像Zotero那样,访问文献网页抓取信息,就能够很好地解决此问题。除了PDF识别问题之外,识别出来的信息,也需要分类编排。学术文献是有很多种的,有Book、Book chapter、journal、patent、dissertation等等,这些都以是PDF文件。ReadCube的PDF识别好像默认了这个库里只能有journal这一类型的文献。可是至少我在写论文的时候我不会只引用journal。假如我工作完全用ReadCube,我要引用book的时候我岂不是要另外再打开我的EndNote?要求一个软件把PDF的文字识别出来之后,从排版和页眉页脚信息的特征识别出这是一个book还是book chapter还是journal还是dissertation,要求实在太高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一点都肯定是做不到的。无论如何,想要直接从PDF中识别信息,愿望很美好,但只要它不是接近100%可行,我就不想依赖它。为什么说这个愿望很美好而又要求它100%呢?因为,假如能从PDF中识别所有信息,我下载任何PDF就不用重命名,也不用记得同时导出RIS并导入到EndNote库中以保持一一对应了,以上的好习惯一旦不遵循,我的PDF文件夹将会是一团糟,这时就真的要完完全全地依赖数据库的PDF识别功能了。假如这一功能还不是100%有效,想想我有几千篇文献(和PDF),有个那么1%我就要手动输入十几篇了,还找不到源PDF在哪儿(因为命名全是乱的)。正因为如此,我根本就不会对文献管理软件的PDF自动识别管理功能抱有任何期望。像ReadCube这种完全依赖在这个功能上的产品,用处就相当于零了。

至于像Mendeley这样(以及EndNote X5以上版本),把已有文献数据跟硬盘中的PDF文件链接起来,可以直接在文献数据库中打开PDF文件来阅读的功能,我觉得也没必要。我对一个PDF阅读器产品本来就另有要求。首先,你有没有给我的电脑添加一个PDF打印机?如果没有,我岂不仍然要另外再装一个Acrobat Professional吗?假如我反正要装一个Acrobat Pro我有啥为何不在那儿看?Acrobat Pro支持画下划线(而不仅仅是高亮。我讨厌用高亮,偏好用下划线),而且还可以设置成波浪形的下划线。Acrobat还支画圈画框画箭头,有时一个公式我框一下,曲线有一个转折点我用箭头指一下。Acrobat还支持基本的窗口操作例如把同一个文件的窗口分成两半,这样的话,我上一半看正文,下一半看参考文献列表,那就不用在正文和参考文献头尾两种来回拖动了。如果可以的话我恨不得分三半,第三半看图,解决文中说“see Fig. 3(b)”结果Fig. 3(b)在下一页的问题。对于一些较新的PDF文件Acrobat还可以进行搜索。可以对PDF进行修改。例如有的paper会另外有一个supporting information文件,我就会把原文和supporting information合并为一个PDF文件,类似这样的操作在Acrobat里都可以解决。相比之下,那些文献管理器附带的PDF阅读功能实在是鸡肋,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青睐,还作为一个卖点了。是不是像我这种哪类软件都成为深度用户的人就注定不幸福,可我也不见得是什么深度用户啊?果粉们不是说,品味高的用户必然会不约而同地选用苹果产品吗?我都没有选用苹果产品,用Windows用得这么爽,我一定是个坏品味的吊丝。为什么我仍然不满呢?我还要补充一下,学术文献的文件格式,不仅仅只有PDF文件。中文文献会需要用CAJViewer来阅读(就算期刊论文在CNKI可以选择下载为PDF格式,但博士和优秀硕士论文只能下载为.nh格式文件,必须在CAJViewer里看),光整合PDF阅读功能,也并没有100%。不是100%的话,我就不敢全依赖在它上面。

为什么我反复提到如果不是100%我就不敢全依赖呢?所谓“依赖”是什么意思呢?我在知乎上说过,我的工作思维是,先花专门的时间把规则设计和定义好,然后不加思索地按规则办;先编程再运行;先把CSS样式表设置好,再在编写HTML应用相应的样式;在Word里先把样式表定义好了,再按要求应用样式;而不是在打字的过程中,这里要加粗就加粗,那里要斜体就斜体。如有修改,就是修改定义,同时应用在所有实体上。按照相似的思维,在工作上,我一定要保证我所遵循的workflow是比较合理,能够适应大多数情况的,因为之后我做的事情就是不假思索地按照这个workflow去操作,就好像电脑严格按照已编好的程序来运行一样。因为,如果你的工作流程是每步都需要你看当时的情况来取舍,每步都要“随机应变”;工作流程也不固定,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的话,你工作的需时就不好估计,你对你的工作进度就容易失去控制。你的workflow越是连个机器人都能完成,就越高效。越是要你时时处处都用模糊智慧去取舍、去回味、去条件判断分支,就越低效。所以如果一个工具给到我的功能不是100%能实现,这就等于在我的workflow中种下一个不可靠因素,一个隐患;我的workflow就定义得不严密。真按它那样长期运行,很容易就栽在这个隐患上,到时我就要很麻烦地脱离机器人状态,花时间研究解决临时发生的问题,很拖进度。

最后就说到整合Word软件了。但这个功能,我只有EndNote的经验,其他软件因为在以上指标都有各种不适之处,所以我都没有长期使用。但我有一个印象比较深,就是Mendeley和Zotero都采用CSL,采用啥我不管,CSL想开源通用化我原则上也欢迎。但你必须同时提供有一个可视化的编辑器以便用户自行定义citation style啊。现在我再搜,似乎有一些第三方的编辑器了,也不知道好不好用。但在我当年使用Zotero和Mendeley的时候,我是找不到第三方编辑器的,我也没有精力去自己学习CSL语法。

最后就是“云”功能。“云”的概念大家都欢迎。大家都希望啥都能“云”。但是中国大陆目前的带宽和访问国外网络的状况,限制了我们不是什么东西都适合“云”。就好像我上一篇关于笔记软件的文章那样,我的笔记,以及我的文献数据库,都可能会占用一个比较大的文件空间。同步这样的文件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假如我使用一个软件,工作的时间花掉了,还要花额外的时间等它同步完毕,那谈何提高工作效率呢?如果我用Mendeley识别我的PDF文件夹(2734个PDF文件),它会死。如果不识别PDF文件夹光导入文献数据(2.8k+),倒还可以(反应还是会慢些),但如果仅仅是这样我干嘛不用EndNote呢?EndNote更明快,前面也提到了还有排序功能的问题。再者,我为何啥软件都要自带云同步?现在已经有dropbox了。就好像我在上一篇文章里谈到的那样,OneNote就算没有整合SkyDrive,由于它的笔记文件是很清晰可以找得到的,也可以按用户意愿来修改存放位置。想要云同步的话,把文件放在Dropbox里就解决了。但若像Evernote这样,数据存在神秘的文件组合里,你还真只能依赖它自己的云功能,碰上恰好它的服务器很烂你每次同步都很痛苦,那就只好跟它说88了。EndNote的数据库文件也不算复杂,一个.enl文件带一个同名的.data文件夹,我习惯把这个跟我的PDF文件放在Dropbox的同一个文件夹里,就一起同步掉了,何需EndNote自带什么同步功能?我知道还有个EndNoteWeb,但我从来不用。EndNote是收钱的软件,当然做得好。Mendeley和Zotero是免费的,很多人说这很难得,做得不好情有可原。事实上如果它做得好,收费我也不是不愿意花钱,做得不好,我才不管它是不是免费。既然做免费软件压力这么大,我觉得花时间开发网上同步的功能框架就是完全浪费时间。有Dropbox用户不会用吗?你只需要把数据库文件做得简单易找些就行了。多花点资金和精力放在软件本身的细节上岂不更好?

注:距离我上一次使用EndNote之外的其他文献管理软件,已经好一段时间了。在写完这篇文章之后我又调查了一下。Zotero有standalone版本和一个Chrome的connector,我也重新安装了新版本的Mendeley试用,同时我还了解到一个叫Docear的,以前没听说过,也安装试用。ReadCube还是老样子,就不再试用了。试用之后也许会有新的看法,也许不会。

草稿纸、OneNote、Evernote和Google Keep

我是一个草稿纸的超级重度用户。我在计算、写基金申请书、查资料等多种工作中都一定要在草稿字上写写划划。草稿纸最大的好处就是写字和画图之间不需要任何“模式转换”,不像在电脑上那样需要换“工具”。鼠标是一个很不好用的绘图工具,而手写板写出来的笔划太大,不像在纸上写字那样可疏可密。手写板上的位置与屏幕的位置也很难对应起来,在板子上你看不到屏幕上的“空白位置”在哪里,无从下笔。草稿纸的一个缺点就是要随身带着,而且纸张的面积有限。我思考一个问题往往会用掉一大叠草稿纸,每张纸的内容重要性都不一样,也很难取舍。除了转换工作地点时都带上外,从一大叠草稿纸查阅我昨晚想过的某个问题时也不大方便。

微软的OneNote是最接近草稿纸的笔记软件了。有很多基于文献整理的工作可以在OneNote上做笔记。而且,OneNote可以插入文件。一个PDF文件,一段写在Word文件里的数学推导,一段MATLAB代码,一段视频、一段PPT……都可以插到OneNote里,这是草稿纸没办法做到的,我不得不在草稿纸上写上“见谁谁哪哪儿的那个PPT”。基于计算机软件界面的天然便利,OneNote里的对象可以随便乱放,或者删除。而纸上写了的就擦不掉,往往经过前期的草稿,感觉思路清晰了一点,就要重新开一张新纸把新版的思路重新写一遍,再继续思考;但旧的草稿纸又不舍得扔:思路虽然更新了,但以前想过的一些边角材料说不定也有闪光之处。

OneNote比不上草稿纸的方面还是在于只能以“写”和“贴”为主,“画”仍然受到目前手写输入技术的限制。假如有一天,我们的触幕屏幕,在用手指操作的时候像电容屏那样轻巧,而在用笔书写的时候又像电阻屏那样支持压力感应,而且对于压点位置的分辨率能够高到与屏幕像素显示的分辨率相当,实现“写像素”的精度,也许我就真的可以淘汰草稿纸,直接把电脑当纸用了。

跟OneNote比起来,Evernote大为逊色。对我来说Evernote完全不可用,它离草稿纸简直太远了。在Evernote里你只能从头到尾地写和贴,不能乱写乱贴。我一直不明白明明放着OneNote在这里,为什么这么多人推崇Evernote。也许只有对于草稿纸的重度用户来说,才会觉得不能乱写乱贴是真的会死。具体来讲,首先Evernote的richtext formatting就很局限,其次它不支持随便乱放内容。其实有OneNote这个产品在先,Evernote的开发团队应该不会不知道这一可能性。但我猜Evernote一开始是从web界面开始的,在web界面很难实现像OneNote那样随便乱放的排版。所见即所得的编辑模式背后的HTML转换也很难不出什么bug(也更没办法做成Google Docs)。因此所有客户端都要迁就Web版来降低标准了,似乎认为Web版是最重要的。而OneNote则以PC桌面软件为主,先保证它能做到最佳,再去考虑什么同步啊,安卓客户端之类的事情。能同步只是一个feature。我不会因为能同步就去用一个垃圾。

我在知乎上看了一下相关的内容。有的人前面说OneNote不能同步,后面就说自己把资料放在SkyDrive里,难以理解。在微软还没有强推SkyDrive之前,我是把OneNote的笔记文件放在Dropbox里的,如何不能同步?现在则是直接通过SkyDrive。由于可以插入外部文件,因此OneNote笔记的大小是无法估计的。如果SkyDrive本身不是一个gigabyte级别的独立网盘产品,我很可能会继续把OneNote的笔记文件放在Dropbox里。但是,我曾经在Evernote里做过一件事情,本来就熬夜熬到很晚,最后以为它很快就同步完毕,结果它同步的进度一直停在百分之十几,直到第二天我起床。我只好以其他方式把我的笔记拷出来(Evernote的笔记文件存在神秘的数据库中),用U盘带回单位。后来上网查了一下,这个问题也有很多人遇到,原因大概就是笔记的大小。我知道我的笔记的都不会小,所以我是交了钱成为Evernote的Premium用户的,因此我对于这一点非常不满意。之后我也不在乎那钱,回到OneNote上了(Office 2010学生版才几百块钱,带OneNote)。

有人说Evernote适合在移动设备上使用,因此可以“随时记录想法”。首先就我个人而言,“随时出现”的而又很值得记录的想法非常少。而且,由于我的行业(科研)的特点,如果有了什么自以为非常sharp的想法,第一件事不是把这个想法记录在笔记上,而是打在Google Scholar的搜索条里然后回车,99.99%的情况下,这个所谓的新想法就可以88了。或者,产生了想法之后,第一件事情是继续想它如何实现,而不是记录下来。不是很多人说过么,想法并不值钱,关键是怎么实现。我并不是那种很青睐所谓的“idea”的人,我觉得这种所谓的idea,有了就有了,没了也不可惜。另外,也许我产生想法的方式往往都是自己想,而不是跟别人交流产生,所以只要我产生了想法我可以自由地继续思考,不用因为为了继续当前的交流而不得不先找个什么记录下来。所以我并不需要一个笔记应用来接管我的这种“随时产生”的想法。实际上,我真正产生可行的想法的场合,都是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而不是上班途中。

其次,就算我要在上班地铁上记录写什么,在我Moto XT910 Maxx上打一段文字,配个图,可能我就到站下车了。要向电子设备大量输入文字,除了在一个机械按键的QWERTY键盘上用搜狗五笔输入之外,我不接受其他方式。

我使用OneNote,笔记的大小也会很大。OneNote有安卓应用,跟SkyDrive相联系,可以同步。它的聪明之处是,只同步文字和图片内容,其他插入对像只显示占位符。在OneNote的安卓客户端上,可以进行文字上的修改。所以基本上,这个客户端只可供查阅用。我觉得恰好够了。以我使用OneNote做笔记的方式,也是必须在Windows 7操作系统上同时打开Word、Chrome、Acrobat Pro、EndNote、MATLAB、GIMP。在手机或pad设备上我反正是做不了什么正式的笔记的了。提供一个客户端供同步和查阅用,倒是很方便。在地铁上可以回顾我昨晚捣鼓了一晚的思路,作些小修改小注释,到了单位打开电脑就可以比较快地继续下去。

有的人把Evernote当成GTD产品。可是我在GTD方面是Google Calendar+Google Task解决的。你要To-do list,你就用To-do list产品。你要Calendar,你就用Calendar产品。事实上,我个人认为炒得很火的那些GTD概念里的很多东西,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忙到需要用它们的程度,包括我。但我在很迷GTD的年代,还使用过Voo2do,它是一个真正能落实事情的的品,而不是一个花哨的GTD概念演示。Evernote的组织架构是一个笔记本。如果没有电脑,我的日程管里只会使用一个年历式的笔记本,而不是一个普通笔记本。那种带彩色书签的笔记本,我只会用来做资料整理和学习笔记。

笔记本还有一个重要用途就是做会议(课堂)记录。这也是Evernote和OneNote这类模仿真实笔记本组织方式的产品应该主打的方面。使用Evernote的优势在这方面似乎就体现出来了。在手机应用上,Evernote添加音频和视频作为笔记的功能还是比较对路的。加上Skitch应用,照了的相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涂画标记(仍然受到目前手写输入技术笔划太巨大的局限)。在此方面OneNote比较逊色,OneNote的安卓客户端的新建笔记功能完全是废的,因为它不能选择到底把笔记新建到哪个Notebook里,新建了的一律放在一个叫Unfiled Notes里。再者,正如其同步只下载图片和文字一样,新创件笔记也只支持插入图片和文字,这也有其合理之处。但是,在开会的同时用手机进行文字记录是基本没戏了,我在笔记本上打五笔都赶不上人说话。所以在此方面Evernote也只能说是个云录音笔。我试过这一用法,但是由于带有录音文件,笔记太大,必须要找到有Wifi的地方才能同步,而且电脑客户端的同步又停在了百分之十几,因此再次枪毙。

还有的人说,Evernote“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扔”,我很怀疑这种没有整理的大杂烩对于工作的真正用处。这种用法可以概括为一种“收集”的动作。就是在其他各个地方看到什么好东西,假如浏览器安装了EverNote插件的话,都可以“分享到Evernote”。可是我认为“收集”对工作是没有任何推进的,“阅读、评述并删除收集”才有可能对工作有益。再者,“收集从其他地方看到好东西”对我的工作的益处是非常间接的。在地铁上翻阅Google Reader并加星,已经达到目标了。定期我会花集中的时间去浏览我的加星条目,把星号都去掉。这是没有Evernote也能做的事情。我怀疑,喜欢这么用Evernote的人,其实只是满足自己的收集癖。所谓“好东西”,也就仅仅是个“好东西”而已,而不是非常明确地因为它跟工作上的个项目非常相关所以“好”。其实,类似的应用还有Pinterest和Pocket,我也装过,一直找不到用它的点在哪里,现在我明白了,我根本不喜欢收集什么“生活或互联网上随处可见的美好”。诸如像《美国科学家成功合成可见光波段的负折射率超颖材料有望真正实现“隐身衣”》这种文章,看了也就看了,收什么藏?工作了的人空闲时间浏览的也就是类似这样的“行业信息”。除非说把Evernote用法归类为一种文艺上的采编工作,相当于把Evernote当成私人剪报本。翻开自己的Evernote,能够满足自恋的心理,瞧我平时都看些啥样的美文美图啊,瞧我的日常生活多么的清新淡雅……Evernote本身就是使用的终点,Evernote展示出来就已经是美的了。与其这样还不如Pinterest直接社交化,直接由你的剪报来组成你的个人profile供交友使用。但这离工作需求就非常非常的遥远了。

Google Keep不是一个或多个带有彩色书签的笔记本,而是一面贴满Post-it的的墙壁。我在现实世界中并不是一个Post-it的重度用户。但是在一个lab里面,把Post-it贴满整个电脑屏幕边缘以及墙壁的大有人在。Google Keep目前的设计,是一个note只能满足一个非常具体的特定的功能。如果你加check box,那这个note就是一个check box list,不能又添加别的。图片也是只能添加一张,也就是说假如要说事,也就对这张图片说事。(音频我没有试用,因为在我的手机上点添加音频Google Keep会闪退;网页版没找不到添加音频的地方。)这种限制就使得你不可能把Google Keep当成一个笔记本,它真的就只能是Post-it,一件小事一个note。全都贴在墙上,不能区分是哪一本Notebook或者哪一个书签页了。也许真实世界中Post-it的重度用户对Google Keep点评会更深入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