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2011年10月20日

国界问题的冷饭

冷饭要炒,至少要像晓明兄这样炒,至少还有趣些。关于科学“有”还是“没有”国界,谁正面答谁傻逼。这种问题就跟前段时间饶老师挑起的台湾地址写法问题一样,对有意者是工具,对无意者是陷阱。本博客至今点击率最高的文章《科学的国界》也不过09年才写,过了没多久,但已经被炒过N次了,也不在乎再炒第N+1次。

现在我扯别的问题进来一起炒,算是不要纯炒冷饭吧。金属所的徐坚老师曾经讲过几种不适合做科研的人。我认为之所以“国界问题”这人冷饭一直有人炒,就是因为我们的学术界充满了不适合做科研的人。他们是:

  1. 一心想挣大钱、渴望尽快致富的人
  2. 吃不了苦、耐不住寂寞、屁股坐不住板凳的人
  3. 智力平庸、缺乏创造力的人
  4. 对科学发现压根儿就没有什么好奇心和兴趣的人

这个社会之所有出问题,不仅出在什么人都可以做科研,还出在科研工作者还可以做媒体人和做官,在于可以“与化学家谈摄影,也摄影家谈化学”。

关于北大化学之歌

在中国,不懂装懂的人太多了,真懂的人就老是被打压。不懂的人之所以要装懂,目的就是为了上位。因此他们天然地要求在位的人消失把位置留出来。中国之所以改朝换代5千年了百姓德性还跟5千年前差不多,就是因为中国的改朝换代无非都是有人为了自己上位而发动的把在位人赶跑的运动而已。谁上位都一样,如何“长治久安”的经验是哪个上位者都要熟知的,不会有什么“思想启蒙”。

这首歌是词先写好了再配曲。有人说词本身烂,理由是:不是大白话就能当歌词的,歌就是诗。这就等于是“文学家骂化学家不懂填词”。这个“文学家”要是活在毛时代就惨了,因为他公然反对老毛《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批评“网络语言”低俗的一向很容易受到广大网友的批斗,这次之所以情况相反,估计是因为要打倒一个“上面的人”,网友又纷纷献花了吧。所以我说中国之所以改朝换代5千年了百姓德性还跟5千年前差不多就是因为所有人都只求把“上面的人”拉下来。

关于歌词的批评理由除了“白”之外好像就没有别的了。文人之所以全是科盲,就是他们无法“直面淋漓的鲜血”,天天大喊“君子远庖厨也”,结果“父母生下的你我,是化学过程的结果。你我你我的消化系统,是化学过程的场所”这种事实无法直面了,心想“哎呀,你怎么也不带修饰一下呢?美化一下呢?”假如“不恶俗”就是粉饰太平,信文人还能不得永生么?

接下来就是配曲。我的观点是词没问题曲问题很大。80后新锐作曲家、亚洲爱乐乐团常任作曲家方岽清老兄,咱年龄相仿,你成就比我高那么多,我很佩服你。我也学点小学了点音乐,业余水平。所以请教一下。拿到这个词,知道了事情的缘由。为什么选择这个调性?开头的一系列和弦的构建理由是什么?你觉得这些和弦所形成的色彩跟词很搭吗?第三是为什么选择这个节奏?为什么选择美声合唱的形式?你该不会只听过这种音乐吧?R&B、rap之类的音乐不能用么?我觉得把这个歌词做成rap就很搭,可惜我不懂编rap的曲。我相信那些文人们之所以不攻击配曲,原因是该配曲完全符合了“歌就是诗”的精神追求。如果连配曲也变成rap了,那刀子嘴的文人们那玻璃心可是要直接粉碎了。

《长沙晚报》一篇题为《请还给教育“轻松一刻”》的评论观点与我的比较接近,但我作为一个理工科学生的用词可能不够“诗意”了:网上大部分人都没机会上学,至少没机会上北大。同时网上大部分人都在社会受了很多年的灰色教育,至少知道对领导要笑脸相迎背后臭骂。他们生了小孩之后绞尽脑汁千辛万苦唯一的目的就是让小孩出国,不行就上清华北大,再不行至少上大学——哪怕他们自己完全不知道出国是啥、清华北大是啥、甚至大学是啥。不过他们自以为很清楚这些都是啥。所以他们会骂跟他们预想不符的事。因为他们不愿意面对现实。正如他们不愿意面对自己的消化系统就是化学反应的场所,不愿意面对自己的孩子就是化学反应的结果。所以他们教来教去,孩子也出不了过,也上不了清华北大,甚至也上不了普通大学。只能上微博转转“北大歌曲”的信息。活该!出所以5千年了还是这副德性。也是活该!

导师的职责

我以前在科学网曾经写过一篇叫“导师的作用是什么”的东西(那时我还是硕士生),但随着科学网博客的注销也没有出处了,可以搜到其他论坛转载的版本。其实那篇东西并不是在正面讲导师的作用是什么,而是在讲学生遇到什么问题不归导师管。里面有些话,现在看来还真是应验了,说明还挺经的起时间考验的。今天我导师在QQ上又讲了一段导师的职责。因此我就把我以前讲的,跟这次导师讲的集中在一起重新发一次。

导师的作用是什么

孙尉翔

李志化前辈的最新文章《救火者与规划者的区别》,我有不同的观点。

正如李前辈在文中预见到的那样,我也是一个硕士研究生,我对自己的研究也感到失望。我的研究课题是我定的,导师不了解。我去查资料,去做实验。数月后,实验结果出来了,我觉得问题一大堆,去找导师,他指点了一下,于是实验重来:费时费力,毫无成果。这些都跟李前辈文中所描述的很相似。

但是,我觉得这个过程非常正常,非常必要!因为在此过程中,我吸取的经验教训可以写一本书了。很多错误是切肤之痛,深刻反省,铭记于心。

如果我导师一开始给个大方向,然后与我严密地制订实验方案,尽量帮我“规划”,免除“火灾”的“后患”,那么就算他的方式是“循循善诱”地引导我,我也获益不大。只有吃过亏才知道自己有多笨,只有吃过亏才知道那些经常讲的东西并不是空话大道理,而是实实在在的金玉良言。这几年下来,我认识到我原来没有当初以为的这么擅长科研;反过来,我也变得比当初擅长科研了。

课题做得不好,我觉得怪导师不如怪自己。我认为导师的任务就是申请经费,建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干活的环境。学生的任务就是干活,就是走弯路,最终出成果。很多科学精神,科学上的思辨,并不需要另一个人告诉你,因为这些东西你一不遵循,下一步马上就会吃亏,很实在的事情,只要你在乎科研,在乎真理,在乎你的结果,弯路走多了你自然而然就会具备合格的科学精神。当然了,走弯路只是一个被动过程,科学精神是要自己主动吸收主动培养的,熟读《自然辩证法概论》,主动去看关于科研活动的书,主动跟导师讨论问题,跟其他老师还有网上的前辈讨论问题,这都是提高科学精神的途径,但怎么都好,绝对不是导师主动来告诉你。

很多同学不这么认为,倒不如说是这些同学根本不在乎真相,不在乎科学。他们只是想顺利毕业,工作也好,继续深造也好,他们不希望在他们的事业之路上有什么绊脚石。如果他们经过努力后课题仍然做得很烂,甚至影响了毕业,他们就会迁怒于导师了。但如果他们所追求的是真理而不是个人前途,课题有什么所谓烂不烂,学业又有什么所谓毕不毕业?吸取了这么多教训,获得了这么多结果(尽管是阴性的),难到不是硕果累累值得高兴的事吗?如果随随便便东拼西凑就能顺利毕业,你又会不会这样做呢?很多博士觉得延期毕业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他们难道不觉得一个课题结果做不出来半途而费很可惜吗?这样的人,以后怎么指望他们“科研重点攻关”?

那么,导师应该干什么?我觉得导师要么不要管学生,要么就要让学生时时自我感觉恶劣。不断地从逻辑上去攻击学生的课题工作,让那些刚以为做出了点什么的学生重新陷入到苦思冥想的状态,直至他的结论最终能够顶住最苛刻的拷问为止。这样对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很有提高。导师培养的不是什么企业的经理或者公务员,他要培养的是未来的大科学家。至于学生后来去考公务员那是他们的事情。导师不应该考虑学生毕不毕得了业妨不妨碍他找工作。研究生教育就是培养科研人才,至于有些人非要把这个当作工作的跳板那应该是他们自作自受。

此外,导师的一大任务就是申请经费,建设实验室,钱越多越好,仪器越多越好,地方越大越好,规章制度越建全越好,组织的课题组内学术交流形式和频率也是越多越好。没钱的导师显然不是好导师,不舍得钱、小气的导师,实验室管理乱七八糟,学生一个个尸位素餐的导师,更加不是好导师。

导师的职责

孙尉翔的导师

今天与同学讨论课题,中午我想到了导师的职责,在此抛砖引玉。

博导是中国特有的岗位,国外一般在大学任正式教职就可以带博士,日本一般看作supervisor,而美国理解为advisor,可以看出其中微小的差别。

我的理解,博导主要职责首先是搭建平台,包括物理空间、人文环境和科研条件,因此博士生都在大学培养(中国特例有科学院),不在研究所和企业培养(像德国的Max Plank高分子研究所的水平决不在大学之下),因为缺乏人文环境。要有各学科的老师和同学,有互相交流讨论的环境(所以纯军工是不适宜的),有必须的仪器设备(不可能包罗万象)。其次,是指出一定的方向。因为导师毕竟在此领域时间较久,对背景了解较深,所以,可以也应该指出一定点方向。除了“批量生产”外,所研究的课题应该是未经历过的,也就是没有答案的,当然就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坚持不下去。同时,导师又不可能越俎代庖解决具体课题,这个受限于知识和时间。因此,学术界对博士生的贡献一直给予很高评价,很多诺贝尔奖都是师生共享的,也有学生的方案导师反对,于是学生等导师去休假了才做实验,一起得诺贝尔奖的。最不好彩又最幸运的应该是发现荧光蛋白的,做博士后直到退休,因为导师、Princeton大学都不觉得这个方向很好,直到80多岁得诺贝尔奖(08年吧)。对导师的要求第三方面应该是做人,这点往往国内不够重视,所以出现造假、抄袭,而且现在已基本形成了“劣币驱良币”的态势。世界上这种造假等是一票否决的,就是说以后不能在这个学术圈混了。国外对导师的为人往往是有没有研究热情,对学生是否nice?圣诞节还在办公室的一般是教授,而且在社会中收入的不高的,驱动力在于好奇心和研究的热情。因为“加班”与否与收入无关。比如说我晚上看不看大家的论文、报告与我收入、职称没有任何关系。当然,不同的研究领域有各自的特色,导师有不同的水平,也有不同的习性。这就跟导师看学生是一样的,只能互相宽容。我就“不能说那么细”了。再有,就是学术界的互相支持,惺惺相惜。其中审稿就是一个例子,一篇30~40页的英文论文,审稿完全是免费的,还要看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