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2010年5月12日

暂别Dropbox并支持国家的半封锁行为

Dropbox被墙了,我估计是因为Dropbox上流传了敏感信息的资料。大家可以关注Herdict.org网站关于域名“dropbox.com”的可访问性报告。以下是我打字这一刻的载图:

Dropbox Accessibility

Dropbox Accessibility

美国那一票莫非是5毛党投的?

由于我是使用Netpas来访问公网的。Dropbox这种国外网站原本也就只有使用了NetPas才能访问,因此修改hosts文件对我来说行不通。GAppProxy又不支持https协议,因此我决定放弃使用dropbox。现在我只有考虑备用方案。

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利用我在bluehost上的无限空间(毕竟钱不能白花),但必须要有现成的基于个人域名空间的网络文件同步共享应用,PHP的也好什么的也好,而且还要提供客户端实时同步工具。但是这个好像暂时没有成熟的产品?

第二个方案就是使用最新版本的Opera浏览器。它内部支持文件共享,但还不清楚空间上限是多大,是不是真的能在第二台机下载共享了的文件。由于只有基于云计算的像Dropbox这样的技术才能提供廉价的大空间网络文件备份服务,因此其他类似服务如果不是基于云计算的话,不是空间很小(而且对上传每个文件的大小有限制),就是要花钱。就算Opera能为我提供足够的文件备份空间,可以代替Dropbox,我还有一个代价就是要改变浏览器使用习惯。所幸Opera也是不错的浏览器,跟我一直使用的Chrome比较距离已经算小的了,唯一不习惯的就是快捷链。在新tab打开链接不是用Ctrl+而是Shift+,在后台打开链接不是Alt+而是Ctrl+Shift+。另外,刚使用,不太搞得清楚Opera的插件方面是怎么个形式。

如果以上方案都行不通,我就只能倒退到每天把笔记本背到实验室,用打开两台机器,用SyncToy在一个路同器下的局域网同步文件夹了。这个方法我用了很久,主要就是笔记本太重……

大家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实现多台机器间资料同步?不要告诉我用U盘来复制覆盖,因为我需要保持同步的文件一共有5Gb,但每天修改了的可能只有几百k,我需要有计算机智能帮我比较文件夹找出需要同步的来同步,包括删除和改名的文件。用覆盖的话,删除和改名的文件只会被保留和积累,导致使用者越来越困惑。

我发现所谓Geek,只是希望使用技术含量高的方式来生活,其深层心态就是爱学习,他们的大脑不惧怕复杂的逻辑关系;相反那些对于什么非要用Chrome,非要用Dropbox感到困惑,安装Windows就用个Ghosts盘的人,大多是不爱学习,不爱思考,怕麻烦的人。对于这些人,他们不会学习和思考课题需要或工作需要之外的事情,这样他们也就不会了解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很多人之所以牛就牛在他们了解很多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如果人的知识只限于自己经历过的事情,那么受限于人的寿命,人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结果应该是所有人都差不多牛,但事实上并不这样。

在网上看一些博客后面的网友评论,经常遇到这种论调,就是只要认为作者没经历过此事所以就可以不用关注文章的说理;或者根据作者说理的选题来判断作者经历过此事。举个例子,我分析女人如何如何,我就是女人;我分析同性恋如何如何,那“楼主就是同性恋,鉴定完毕”。李银河论述性爱派对,就有人认为李银河参加性爱派对。这样的人是不会使用Dropbox或者非要使用Google.com的。这样的人如果是中国网络用户的大多数,那么就算不用5毛党,政府封锁Dropbox或Google的决定的政治压力都不会太大。如果你希望政府在封锁Web 2.0应用型网站之前能有更多的顾虑,那只能等到以上类形的网友变成少数的那一天。但如果以上这样的人变成少数,那就代表中国教育已经成功了,等于说中国已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这时中国的意识形态输出也会足够强大,不必惧怕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金盾的工作重点就不会跟现在一样了。

目前,就算是喜欢翻墙的少数,我也鲜见在意识形态问题、具体地在“东风西风”问题上有独立见解的。从这些人所共享的GReader条目和Twit来看,他们大多数对那些简单粗暴的“不同声音”趋之若鹜,更不用说不翻墙、不明真相的那些大多数了。所以我预计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开放互联网都是非常危险的,因此也不指望国家不封锁这个,不封锁那个。但我仍希望至少能翻墙。不是说“不同声音”不好,而是说对“不同声音“趋之若鹜”不好。不同声音对形成独立见解是必不可少的,这话其实没说全——全面地讲,应该是“全面的声音对形成独立见解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光是听“声音”,还不够。还需要做的事情是离开网络,走进图书馆,学习中外历史文化,更种要的是努力形成批判式思维(Critical Thinking)。先要认清“什么(不)是中国人”,认清“中国人(不)要什么”,站在这种高度去评判和利用日常的各种声音,而不是头脑空白,依赖日常的所谓“声音”来形成自己的见解,否则,你作为一介草民,不是被这个愚,免不了就是被那个愚,成为很好愚,被政客利用的集体无意识之一员。

翻墙的空间,自然就是留给上述所谓Geek的,有潜质的人。如果当局继续保持这种半封锁,而不是全封锁,我认为这就是中国当前最合时适的办法。美国人是不需要到图书馆了解美外历史文化的,因为美国没有被外来意识形态入侵的危险,全美国人有着基本一致的关于“美国人(不)是什么、(不)要什么”的见解,他们本国的意识形态教育也不被怀疑。他们目前的任务是把这种国内的共识扩展成为全球的“普世价值”,现在中国人中间确实有很多海归,尤其是包括一些六四余孽,在帮助美国扩展它的“普世价值”。中国则处于转形期,国内都还没有形成“普国价值”,国民对自己所相信的东西都没有自信,甚至还说不出自己相信什么,追求什么,当然活该被“保护”。

如果有一天国内的互联网管制从半封锁变为全封锁,我只能用另一种方式来爱国——出国。但我认为除非进入了战争状态,否则这是不可能的。我相信是远比我们懂历史的人在执政,至于执政目标如何实现,谁也没有现成答案。

此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