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January 12, 2006

  • 这几天杂念

    这几天学校停课复习了,我就干脆回家住,才发现我很害怕离开人群。不管是高中,大学,我身边的人群总有一两个能给我某种安慰者,一旦离开这些安慰,情绪就会被无限放逐,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但毕竟还是在家住下来了,每天午饭时间起床,三更半夜上床,心不在焉地复习考试科目。由于自己的电脑在学校,音乐基地也自然带不回来,只能趁学校的同学用我机子的时候,通过FTP从那里搞一部分过来。我弄了Furtwangler和Heifetz的文件夹过来,于是这几天都是带着留声机沙沙声的音乐在陪伴我。我很喜欢这种声音,很喜欢早年Heifetz等小提琴家把什么作品都拉得这么轻这么浪漫。有一些音乐在空气中,我就不会容易胡思乱想,比较能够静下心来做该做的事情。 听到Sibelius的小协,我还会回想起一年前的这时候备战考研的那段阴霾冰冻的日子,离开了朋友,暂别爱,一心一意地钻进题目里去。是Sibelius的小协帮我达到这种纯粹的奋斗状态,我就好像是北极陆地上的孤儿,在冰雪暴风的柔躏中长大,坚强而又冷酷,正如第一乐章之严峻;第二乐章那少年初恋般的柔情,却藏在最深的心中,从不轻易去碰,但是却是他所有勇气和动力的来源,支持他前往终乐章那样的孤独而殊死的一战。考研的日子天天听着S小协,真有点合二为一的感觉,日后每次再听,心情都变得异常肃穆。 有意思的是,这一年以来一直是听乐忆时光,这几天里我还有机会重新回到当时的地方——过去暨大,帮朋友抄写资料,就回到了当年自习的教学楼——当年我草草解决早餐的地方,洗脸提神的地方,装开水的地方。想到我一年前就是在这里活动着,就感到很奇妙。只叹物是而人非,四年的大学生身份已经解除,我似乎就马上无法像个大学生那样热血兴奋,迸发的爱意几欲冲口而出。在教室中奋笔疾抄之时,我也不忘环顾四周,发现当年经常自习看书的不相识的师弟,现在正如我当年般,如火如荼地准备考研;当年的情侣,今天依然相爱。人家都说兵营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大学里又何尝不是如此?我突然想起了一首催人泪下的歌,在那一刹那,眼泪差点夺眶而出: 那天 有你一封长信 说了那么多淡漠的话语 那天 我沉默握笔 是不知道怎样来回答你 那天 翻看从前的日记 好长一段踌躇的年纪 那天 我只写下一句 原来我们自己不明白自己 说了世上一无牵挂为何有悲喜 说了朋友相交如水为何重别离 说了少年笑看将来为何常回忆 说了青春一去无悔为何还哭泣 在家里,有时也会播一些Jazz,Ray Charles的,Billie Holiday的,Miles Davis的,以前《村上春树的爵士郡象》那张唱片。Ray Charles的调侃,把玩的语调,很有效地把苦涩的东西变得很讽刺,或者酝酿得很醇,有点像尼采信奉的酒神精神 ……宇宙生命生生不息,个体生命稍纵既逝,那么,要肯定生命,就必须超越个人的眼界,立足于宇宙生命,肯定生命的全体,包括肯定其中必定包含的个人的痛苦和毁灭。这就是酒神精神的精神。…… ……肯定人生的悲剧性为前提的酒神精神,将人生的痛苦当作一种审美现象进行观照,以正视人生的悲剧性为前提,以战胜人生的悲剧性为目标…… 之所以上纲上线到了哲学的地步,也是因为最近突然发现支持我一直战胜消极,悲观,厌世情绪的原来是高中时代读过的哲学家,或者说是诗人更确切。作为哲学,这太不具有普遍性,完全是一个悲天悯人的诗人对人生的诗意解读。 世界本身并无意义,它不断产生和毁灭个体生命的活动本身也并无意义,如果你要用真理或道德的眼光去探究它的意义,你只会失望,会对生命本身失去信心。可是,一旦用艺术的眼光去看世界,无意义的生成变化过程突然有了一种意义,那就是审美的意义。 “我们的最高尊严在艺术活动的价值之中,因为只有作为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永远有充足理由。” 因此,要浪漫地醉去,苦涩疼痛才能因麻醉而变得如按摩般恰到好处, ……音乐和诗摹仿酒神冲动,用节奏和旋律传达醉的情绪…… ……音乐是最纯粹的醉境…… 在音乐中,无须酗酒,就已比任何酒徒都更充满醉意, 一位女子害羞地问道, 在一片曙色里: “你清醒时已经轻飘飘, 喝醉酒更当如何颠痴?” 这何尝不是一种自我麻醉? 倘若人不是诗人、解谜者和偶然的拯救者,我如何能忍受做一个人! 英雄的渴望“只有在美之中才能静息和沉抑”。尼采用艺术来拯救这无意义的世界,他同时也是在拯救他自己的灵魂,这颗渴望超越的灵魂如果没有艺术形而上学的慰藉,将堕入悲观主义的地狱而不能自拔了。 在醉醺醺的silde, vibrato和rubato中,才能活下去。这在村上春树的小说似有异曲同工之妙,要生存下去,便只能“不停地跳舞!不要考虑为什么跳,不要去考虑意义不意义,意义那玩艺儿本来就没有的。”(——《舞!舞!舞!》)鄙站的title和subtitle,Walking-with decent rubato,也正是此意。 不知不觉中说了太多,就此搁手吧。 Filed in: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