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专业

Link

Open pear review不是一个新话题。按照这个词组google一下就可以找到很多基本的网页,我就不再重复介绍了。

但我记得,这样的做法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存在。我记得看过上世纪中叶的一些论文后面会附有作者以外的其他圈内人的评价。我不知道这些评价是不是审稿意见,但不失为一种peer review。当然,今天所讲的peer review是指决定论文或申请书命运的那些。

怎样进入自己课题的研究

我之前弄过一个很长的,讲我查文献的方法。那是我刚进入博士研究生课题的时候,要进行课题背景的总结(相当于写review)的工作量而做的,而且也只适合当时的我的水平。最近一段时间带研究生做课题,从“前辈”的视角看,有了一些新的感受,希望总结一下。

从看“别人做啥”转变为思考“我做啥”

举个我完全外行的例子,就好像不踢球光看球的人,跟自己踢球的人,对足球的认识会很不一样。文献是只要你能进图书馆,获得全文权限,无论谁都能下载阅读的。不做光看,做个“业界观察员”,也许也可以研究得很精深,但是这样的人下结论做判断的时候是胆怯的,因为他唯一的依赖就是他从别处得来的信息,不经过一翻比较分析考证,不敢得出结论;或者说,他每下一个结论都会引经据典,说不好听就是让前人帮他分担责任。把“研究进展”了解再清楚,提不出自己的研究课题和目标,就无法进入正式的研究轨道。我发现,我看到的研究生,不能说不用功,文献都很认真地学习,但他们没有办法从一个学习的角色转换到做研究的角色上来,没有办法从“别人做什么”转换成“我做什么”。这不是说他们想到的题目不够前沿、重复性强这种问题——要只是这种问题,起码说明他们已经懂得去想“我做什么”了,只是由于基础理论或者知识面的限制想不出好的来而已。

具体地说,研究生们在阅读文献的时候经常面临着这种情况:他们查阅文献,一篇又一篇的paper,都从作者的角度介绍了业界的一个小问题,使得这篇论文的工作似乎很有必要;而同时随着这篇论文的发表,这个小问题也基本解决了,文末哪怕有点展望,那也是很虚的。这样的论文往往还算是比较优秀的论文,研究生优先选择阅读它们也应该,但是看得越多,越会觉得没啥可做。因为,哪怕你看再多的paper,不会有一篇paper的写法是,提出了一个问题然后它啥也不做留给来做实验解决的;现实肯定只能是论文帮你提一个问题,论文又帮你找到了答案。如果你除了依赖论文之外无法自己独立地提出科学问题,就无法独立地进行科研了。关键问题是如何从“别人做啥”的思维转换到“我做啥”,用稍微学术一点的语言讲就是,如何提出新的科学问题。

学习认知的规律:先建立粗略的整体图像再细化

所谓“有规律”,意思就是不是啥都能一蹴而就。首先,对抽象概念的理解,除了当场对这个概念的语言叙述进行逻辑上的主动理解之外,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消化过程。这是学习的时间上的规律。第二,抽象的概念也需要通过它与其他概念的关系来一起理解,所以必须力图了解整个故事,而不是各个单独的概念。有时候,你一直不理解的A,会在你毫不知情地了解了B、C和D之后突然恍然大悟,这就是因为ABCD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第三,我们认识概念的时候,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规定,要长期努力地从所有提法和用法中自己提炼出定义来(又不能空想)。尤其是对于paper上出现的一些概念,paper上的临时定义往往带有很强的权宜性质,本来并非要提供一个过硬的定义语言;一些前沿的概念也不可能在哪个教科书上找到一条过硬的定义,不自己提炼不行,但脱离paper空想,搞“顾名思义”更不行。

例如所谓非各态历经转变(nonergodic transition),所谓动力学束缚(dynamic arrest)。nonergodic transition,是一种transition吗?transition是什么?专指相变(phase transition)呢?还是随便用一下这个词而已?若说是相变,又没有看到文章说在nonergodic transition附件有什么发散量呀。就算说是否平衡态的相变这个问题恰好是非晶转变的未解之迷,但用词总得先有定义啊?使用nonergodic和transition这种在物理语境里似有所指的词进行组合,既好像有一点规定性,又不知道规定啥,令人困惑!

如果我在这里介绍nonergodic transition,可以把上述的问题讲清楚。但这类用词在很普遍,光从文献上看好像用得很随便。确实,很多时候,物理学家在写paper的时候会在introduction部分大胆地建立一些故事框架,然后抽取一些已报道的实验和理论结果充实这个框架的基础,以便给本论文的工作留一个非填不可的小坑。这种故事框架的建立,说低了就是编故事;说高了,也是这些个作者的学术思想的体现。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作者的用词往往很“写意”,潇洒泼墨,力图在廖廖几笔之内渲染出作者想要传达的物理图像。我们既要利用论文的introduction去理顺研究历史(学术观点史),又要防止落入到这种“写意”手法的“陷阱”中去。如果你事先知道了大部分二、三流物理学家们的这种习惯(二、三流物理学家是非常优秀的意思。一流是指爱因斯坦),剩下的事情就是跳出字面上的词义,只去接受作者想要传达的物理图象。先保证物理图像在“写意”的层面上没有大错,再通过长期的反复接触,慢慢自己“工笔”“白描”出来。如果一开始就死抓字眼,只会发现不同论文都在互刮巴掌,看不出整个研究方向合作进步的那个主流。相反,如果我们在脑中建立了一个物理图像,而且是与业界主要研究者脑中当前的物理图像比较相近的话,我们才会跟所有其他同行同时看到这个图像的空白之处和自相矛盾之处,自然而然就会想要选择一处作为自己的工作。剩下的问题就只是够不够前沿,难度是否适中之类的了。

尽快进行实验

这就是看球与踢球关系问题。对于刚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来说,完全没有亲自实验的经验,是无法以一个转换了的角色去阅读文献的。文献是看不完的,哪怕你只专注于一个小问题的文献总结,无限地做下去无非变成做科学史课题,没有什么止境可言。而一段期间的正式实验经历对阅读文献的影响很大。

可以说,实验代替了大部分你对“我做啥”这个问题的思考。当你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进入实验,你必然是选用了实验室有的或者轻易买得起的材料、以及实验室具备的硬件设施进行你的实验。你已经把不适合在此实验室做的idea都排除了。你搞捣鼓的东西,先别管是不是重复,首先是你实验室能做的东西了。这比坐在宿舍里拍脑袋(或苦思冥想,一个意思)然后跑去向导师报告新idea的情况要成熟好多倍,需要的却往往是少得多的思考——动手就是。其次,你根据自己做实验的成败来做的决定,也是最明智的。不管全世界人做不做得出来,你因为一时半会儿做不出来决定不做了,这是最值得庆幸的;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是你花了成倍的时间去拼那一个你实在做不出来的结果,耽误了毕业。不同人的动手能力和动手运气都不一样,要想趁早模清自己的“命”,选一条“生辰八字”配匹的实验体系/模型/方案之路,靠的也是早做实验,而不是坐着冥想。

实验得多了,你就会在感性认识上十分熟悉一个实验体系(或任何相应的具体研究对象)的“脾性”,对于同样研究这一体系的论文,你都已不再是从字面上理解,而是进行“案件重演”,脑中就好像你在做文章中描述的这个实验。这时,你阅读paper时的批判性就会很强。实验经验越丰富,这种批判性就会越强。就好像你已经很熟悉一个朋友,对于其他人对这个朋友的评价,你都可以进行鉴别。你会发现大多数paper,它的数据能说明的只是一个非常小的point,但却用大量的篇幅用于解释这个point的学术意义。如果你没有做实验的经历,你也许看再多这样的paper也不敢忽略这么大量的篇幅;哪怕忽潇洒地略了,也未必就因此看得到那个小point。而如果你很熟悉这个体系的各种实验,那你读别人的paper就真的跟电影电视上播的那样进行一个回到当时的案件重演,你能够很容易地发现一些不合理的问题或者线索,最终把一篇本来按照作者的框架和思路整理的论文抽丝剥茧成一个平实的学生实验记录,然后重新地逐条评估作者想要强调的每条结论的证据充分性。一篇论文的工作到底什么份量,你再也不用听从论文作者自己的吹嘘。你不再因为那个论文的作者觉得有趣而也觉得有趣,而是把所有别人论文的可参考性纳入到你本人的知识背景和学术兴趣中来。现在你也可以做那些论文作者做的事情了:基于别人的实验和理论建立你的故事。

补习基础理论

长期而言,从你看过的大量paper形成的物理图象,因为十分前沿,所以过于残缺。对于那些提出这些物理图象的人来说,他们早就有着一个十分丰满的大图像基础,这个前沿只是这个大图像的边边角角。而对于小研究生,它已经很用功看paper了,也做到以上的这些了,充其量脑子里也只有一个残缺的边角。这就好像我们要做一个拼图puzzle,大牛们的情况是拥用大部分的碎片,而且他们已经把大部分图贴好了,是骡子是马早知道了,就差个嘴巴鼻子眼的碎片。所以人家做研究非常心中有数,今天他加个鼻子,明天他加个尾(yi)巴,不管怎样总是前沿的带领者。而你的情况是手中只有几片,硬凑起来也只能看到半个嘴巴一边鼻子眼,别人说做骡你就做个马鼻子,别人说做马你就做个驴嘴巴,跟风还不讨好。你要做的,首先是搜集尽可能多的碎片,然后再拼起来。意思是说,你要补习教科书上的基础理论知识,把前沿问题跟已有共识的联系打通,至少知道大牛是因为看出了啥动物所以才给它加对角儿。

从前沿到教科书的联系资料包括综述性的文章,综述性的书(专著)和研究生教材。

例如,关于非晶转变的语言体系,主要是来自液体理论。这就是一个比较专门的知识。看本科考研层次《物理化学》的统计力学部分就太远了,看平衡态/非平衡态统计物理,也有点太泛。因此统计物理只需要翻一翻,熟悉一些表达方法,液体理论可以多看几眼。从液体理论到一篇最新的paper,又可能隔着几个长review。这些review值得认真地看。因为review是这些二、三流物理学家难得不做那种在PRL上的“泼墨写意”,愿意静下心来好好说话、说人话的文章。所有这些补习,都需要尽可能快速、大致和权宜,只需要帮助自己理解大家都在说啥,不需要像应付考试似的看。

要记笔记

很多人觉得记笔记就是为了日后查阅。事实上,不管什么内容,拿起笔写字,是自己跟自己对话的过程。例如写日记,就是自己跟自己聊天。在学习的时候记笔记,也是一种自言自语的书面版。这都是一种协助自己认知的过程,在当下就产生效果。阅读文献的时候,哪怕你不像我在以前那个“阅读文献方法”中介绍的那样做成严密可查的笔记,哪怕是在草稿纸上记完扔掉,也都比纯粹眼巴巴愣看好得多。记笔记能抒发你对一个问题不解时的郁闷,例如我在前文就nonergodic transition这个概念“质问”了好几句,这搁当时我就是原话写在笔记里,不仅问号还加感叹号。如果你不记笔记,你看到一个不懂的词,郁闷一会儿就过去了;但是把你的疑问记下来,你就变得非常具体,问出四五个问题来。这种思考也是有正面作用的。

请教专家

这一点很简单。有时,懂的人一句话解决你几个月不理解的概念。如果课题组有个大师兄、大博士后;即那种似乎没有他没看过的paper的那种存在,就一定不要只问他流变仪报错怎么办这种问题。有几种情况:一是你想试试自己有多牛,期望文献中遇到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再查文献解决。说白了,如果一个本来想自己搞清楚的概念“提前”被师兄三两句话说明白了,就会感到很不爽。但这将会是一个非常弯的弯路。我们读博士都有毕业年限。因此,一些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应该在完成博士课题计划的同时进行,甚至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上继续延伸,但不能放入博士课题计划之内!师兄水平也是有限的,师兄三两句话能说明白的概念说明本身就不难理解,更不值得一个这么牛的你浪费这么多时间在上面。咱们做科研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没有巨人矮子的肩膀也比没有好,真想练脑子,找那个连师兄都不理解的来练不是更体现个人价值吗?这是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是,不懂的太多,天书,根本无从问起,于是拉倒了。这种情况也是可以提出来的啊,可能是文献的选择上有问题。提出来之后师兄可以根据你的基础背景选一些你看得懂的文献。

我感觉是否中国的学生,在长期应试教育下形成了一种友情观,自己人不整自己人,公开问学术问题怕对方难堪;为什么我说中国学生呢因为我在德国短短的一周感受是完全相反的——也正是受益于人家这种习惯,我才有机会显示我真实的水平,不然按照中国人的节奏头一周认识还停留在客客气气当中呢。讨论学术的时候非常正式,但中午吃饭照样嘻嘻哈哈,应该提倡这种风气。

关于提问我想多说几句,先谈谈我的一点个人经历。我成长在一个比较幸运的家庭,从我这一代来看,我是比较早接触计算机的。我最初接触计算机就特别的规矩——学编程。因为那是我爸找的技术兵给我当家教,从开机开始教的,技术兵教完开机,只能教我编程了。当时我5年级,理解y=y+x还是比较吃力。家教没有持续很久,但我对编程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要继续玩,必须得有人问啊!从那时开始,我就形成了一个打电话问人的德性。我拎起电话就打给原本不太熟的长辈,有些时期真的是天天晚上打。现在回想起来,真觉得我这熊孩子真烦!所幸这些长辈朋友们都倾囊相授。我从最简单的BASIC编程,到Windows 3.1的使用,到DIY装机,到Visual Basic的编程……直到我高中毕业,我全都靠问。DIY装机的问题,我还不知多少次搬着机箱到人家家里给人家看,然后再搬回来。这些人也确实是高人,我还记得早在Google没出来的年代,有个大哥哥已经告诉我“你遇到问题可以搜索嘛”,那是BBS内部的搜索功能,很多次他也是当场搜索解决问题的。

上了大学,我阅读教科书的能力增加了,由于知识体系的丰富,那种冷不防的问题也少了,于是很少再问人了。直到我博士导师招我的时候问我为什么要考他。我当时也不知道,答的可能都是场面话。现在回想起来,读他的博士当时就是为了有个人能给我抓着问。因为我在硕士最后的时间里,做了一点用高分子的公式拟合数据得到一些参数的动作,发现我特别喜欢这套动作。以当时的理解,我认为我需要搞高分子物理。但是翻开Polymer Physics字样的教材,我碰到很多问题没人可问。当时我还是只懂查书,通过网络学习的能力不强。我想,报考一个高分子物理的专家,我就可以一手指着书一手抓着他尽情地问了,就好像当年我学编程的时候一样。后来我就是这么做的,我挺吃惊的是这种熊孩儿的行为居然读博了照搬,也很庆幸我导师不仅不烦这一点,还有问必答。很多时候,一些通过充份查找文献也能够解决的问题,我直接问我导师一下,他直接给出答案,省去我大量的时间,特别是当这种问题无非就是个yes or no+简述理由,我导师往往信手拈来,想必也是业界一般都会清楚的,何必我再重头考证一遍呢?一定的考证是锻炼,可以自己有意识地尝试一下,但都考证就是浪费时间。现在我留在课题组里了,我想信我也能回答相当一部分问题了。

总之,从查阅他人的文献到进入自己的研究,并不是一个全方位同时“呯”一下完成的转变。正因为不是这样的,所以很多研究生找不到完成这个转变的时间点,往往一直就不转变。这就好像是MCT预测的玻璃化转变一样是个dynamic transition!

论编程序兼附最近工作截图

去德国之前要完成好几件事情,时间实在挤不过来,只能把陶叔叔的事情先放一放了。毕竟我的定位不是“风风火火闯九州”那种。

其中一件忙得很欢的事情就是写程序。哥接触编程的历史不是一天两天了,当然跟我导师相比还是小儿科。写程序是做物理研究的基本功,这一体会倒是等到我积分积不出来想数值一下的时候才有。

我学习编程的过程以前已经介绍过了。但基本停留在怀旧上。事实上我真正花很多功夫在代码上的时代其实是从Visual Studio 6.0到Visual Studio .Net转换的那几年。我做的事情最大无非就是数据库编程。我还记得从ADO到ADO.net的升级,使得写个最简单的玩意儿立马舒服了不少。除此之外,我从来不懂得弄什么动态链接库,也不懂用部件。

尽管如此我还是有资格说,写代码写多了能积累一些刚把help看完的人所不知道的经验。但是我写的东西从来不涉及计算,多数都是桌面应用类,所以占用内存的习惯极差,变量随便开,还经常把“计算昂贵”(computational expensive)的东西放到timer里面。就算拿枪逼我进行算法效率估算,我也无能为力。反正这些做法在我写的东西里面都不产生什么影响。毕竟不科班出身,连严蔚敏的《数据结构》都不通读过的(仅0作为厕所读物略扫过),我是不好意思宣扬我到头来是“懂”编程了,这么多年来我只承认是停留在“接触”的层次。在算法上我唯一比较上进的一次就是我某次需要排序的时候非常认真好学地想要放弃使用一直以来最爱的冒泡算法,着实学习了一番快速排序法。毕竟还是发现我的思维比较适合基础研究。冒泡这种逻辑非常天然直观的算法,慢点儿有什么关系?因此使用快速排序法也就仅此一次,此后遇到排序,很多语言已经有现成的语句了。东西多了就建个数据库用SQL语言,很少需要我自己写个排序函数的时候。

现在连积分都一个语句搞定了,我觉得过不了几年微积分之类的初等数学计算就会好像现在的加减乘除一样可以在计算器上搞定。到时又会有人感叹说“现在的小孩都用计算器算微积分,慢慢就不懂得手算了”,而这些人小时候却大肆使用计算器搞定加减乘除。很多人的说词是“计算的工夫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在计算细节中体现了很多思维上的智慧。恐怕如果把这些教育免掉的话,教育质量会下降”。说得没错,教学大纲上关于学习如何解一元二次方程,就搞出了N种“法”,尽管一个公式就能搞定,还要介绍什么“消元”法、“xx”法……这其实是为了传达智慧。不过智慧可以以很多知识作为载体,否则还真以为古人不懂得极限的概念,不懂微积分,那就是比现代人笨?话说回来,到现在还有很多民族自卑心理极其严重的人宣扬“我们中国人早在墨子的时期就认识到了极限的概念因而比外国人聪明”这种自欺欺人的谬论。知识在承载智慧方面各时代之间是等价的,知识的时代不等价性在于功用。人类从各种动物之一突变成“万物之灵”就是直立行走解放了手,为什么没人骂当时的人类说“你怎么这么懒?连走路都要省掉两条腿”?是因为手省出来不是用来无所事事的,而是用来做更加高级的事情。所以那些认现代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会最终会使人类进化成一个只有四肢细小的外星人的想法又是非常想当然的。固然,每个人都喜欢怀旧,因为类似手算积分的这种年代总是一去不复返的。但是如果非要拿旧的复杂来鄙视新的方便,那就折射透射反射衍射以及康普顿瑞利拉曼散射出了你的自卑心理,你其实是感觉你老了,落后了,感觉你本来很光辉的几十年奋斗经历轻易地被现在的新玩意儿嘲讽了,感到被时代抛弃了。这些人之所以自卑,其实是因为他们当初确实只学到了技术、智慧没学到,感受不到自己在年轻人面前的优越性。

总之,人越蠢情感问题越多(不信者可以去各类“情感信箱”求证)。一旦情感有问题,我就会反思自己哪里蠢。

在博客里讲编程是我非常厌恶的行为,因为不知道为什么——尤其是中文的——有tm一大堆博客是程序员或者伪程序员博客,讲几句不之所云的中文,然后就贴一大段不知道是unix还是啥的。或者就是以教育者自居、以讲师自居,介绍一些新技术新动态什么的(苹果公司最新的xxx显示技术、微软xxx、谷歌xxx)。这样的博客多得要命而且同质性非常高。但我总觉得他们大多数都是打工仔,停留在本科毕业养家糊口水平。我追求但自己未必做到了的事情就是既然讲就要讲到有文化有魅力的高度,要有“厚重感”。总之就是要牛逼,要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傻眼儿、阅后只敢默默的那种,甚至一干人等轰一下突然下跪膜拜齐声道:“翔哥,你咋恁厉害呢!”这么说不是夸张。学术界就是一个崇尚卓越崇尚精英的团体。中国学术界的畸型就在于走“群众路线”、撒胡椒面、照顾弱小、奉行“能力差的人也有权利获得补助”。虽然做不到像爱因斯坦那样,但起码要崇尚这个方向,而不是明明不学无术却仍要摆出一副“据理力争”誓要为弱者“谋福利”的架势。毕竟没人逼你搞科研撒!你去炒股票不好?很多人拿完PhD就去了华尔街呢你还在这儿干嘛?不行就歇菜。我要不行我也歇菜,我八成要歇菜。但总之不行就得歇菜。这事情没有先后,不要跟我说“你说得倒轻松,那先歇菜啊”。我是不会陷入“干嘛要我先”的这种死循环讨论中去的。

但作为“近况总结”类博文,既然自己确实忙于编程,因为厌恶而在博客上避而不谈也不真诚。先贴一些截图。由于paper还没发表,不想讲太细了。

截图

截图

可见,Selete data上方的功能已经做完了,现在只剩下Select data和保存文件的部分。很快就会拿真实地样品去做。希望能快点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