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高分子结构流变学综述

我对高分子结构流变学关注得少,因为自己不做。我刚学习流变学的时候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模型。但是后来以T. McLeish为代表的新模型,我了解得很少,最新的发展也不了解。McLeish发表过一篇Science,是关于支化聚合物的结构流变学。那篇报道已经说明现在聚合物流变学对支化高分子已经比较成功了,而我的知识还只是停留在Pom-Pom模型。最近遇到一篇综述(D. J. Read, J. Polym. Sci., Part B: Polym. Phys., 2015, 53, 123-141),能够适合我赶上形势。这篇综述主旨是想既介绍支化聚合物的工业合成,又介绍支化聚合物的结构流变学。我觉得有用的是后者,梳理了从Rouse,到缠结,再到支化的一个发展过程。其实,我的心理就是既没有精力亲自总结提炼,又想达到能故事性地吹嘘一番的程度。这种简单梳理我就最欢迎了。

现在根本没有像以前那么多时间来写博客。很多时候,我是有很多想法想记录下来,但是一旦要变成文字的话,又不能信口开河,总要先确认必要的事实。往往是这个阻碍了我真正写点什么。想法如果只停留在想法,总是觉得很独特,很沾沾自喜;但若是要写出来,那一些前提是否成立都要先确认一遍,这又嫌麻烦。

例如,我想说,结构流变学的综述比较少。那是不是比较少呢?我说这话的时候,都没上ISI搜索过,只是“想必是少的吧”,于是就没法往下说了。

只能说,我在长期不关注、不搜索的情况下所知道的综述,最近的,除了现在介绍的这一篇之外,就是Larson发表在J. Rheol. 2005, 49, 1-70的大作,是专门关于聚合物溶液流变学的。

我想,博客还是保持一定的频次,但是渐渐的也要“微博化”。既然难以一一论述,只能随口说说,那也无谓长篇大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