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和如何跟世俗和解?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清华南都的一篇文章,搜了一下,其实是来自于豆瓣的。

我看到的回复有几种类型,第一种就是文章中说的那些人的回复,一如既望,这些人没有看懂。第二类是看懂了,所以不会去肯定或否定文章中举的具体例子,但评价是作者的EQ有问题,或者说作者太以自我为中心。第三类就是表达心悦诚服之感。我大约是第二和第三类之间。

在微博和在豆瓣,语境就已经不一样。所以同样这篇文章在两个地方受到的评论风向也截然不同,这说明作者的主旨并不缺乏讨论的基础。不过也许作者举的本人的例子有些来自于他本人的问题,例如他会把不满直接在朋友面前表达出来,造成很多读者看不到真正的问题所在,认为都是跟作者本人造成的。最有代表性的是这一段评论:

楼主太以自我为中心了吧,朋友要记得你吃水果嫌麻烦,还要知道你吃桃子不削皮,因此在你眼里,桃子麻烦程度小于哈密瓜?文学常识要补齐到跟你一个水平?巧克力事件就更。。。

就算是朋友,兴趣也会有差异吧,各有各熟悉的领域,有兴趣,就互相讨教,没兴趣就换个话题呗。。。

在微博上,我转发这篇文章的时候说:

我说句公道话。这个作者只是有精英意识的人,我看懂并既赞同她要说的,也不奇怪她会被讨厌。所以她不应该致力于追求找朋友,而应该致力于自己的专业,留下好的作品。想想周星驰最近的事,其实也类似。

有人评论

作者前半段挺好啊,招骂是后半段吧。她鄙夷(即使不承认,但完全从文字感觉得出来)于他人的平庸木直,岂不知他人也冷笑于她的九曲回肠。也许过几年长大了,就懂发现和欣赏俗世平凡多彩的美丽吧。

我回复说

我倒不期望他能够发现世俗平凡的美丽。每个人心中都有美丑的标准(这跟善恶无关)。但假如你在这方面有所要求,就不要又不甘寂寞,否则任何抱怨都不会受到待见的。很多公共评价很高的伟人私下都是讨厌鬼,也有私下人很好却无甚作为之人。这些只是两种取舍。所以周星驰根本不回应。

在这个争论围绕着不是一个而是两个命题。第一是友情和个人追求何为第一位的问题。并不是要哪个不要哪个。文章的作者并不是不要朋友,但他认为个人追求是第一位的。要朋友,但必须要对的朋友。这简直太正常了,我看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需求。有很多人认为为了不要搞到没朋友,个人追求可以放一放。但我相信这是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暂时的做法。通俗点说,文章作者的际遇说白了就是高考考砸了,本来上清华的人,去曲阜师范,不得不翻四年的白眼。

第二个命题就是我们能不能心平气和地讨论何谓美、何谓善。无庸置疑,美和善的标准是主观的,但是经过人类历史长河的检验,也有一些客观不变性,但并不是没有可讨论空间的;恰恰相反,美与善是讨论空间极大的命题。那么,假如作者把事例进行一些修饰,改掉那些反映了他个人不当的地方,那么这些讨论是否就立马变得不冒犯人呢?一起看电视,你刚说完你喜欢这个节目,我能不能就说我不喜欢呢?大家能不能进一步讨论各自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呢?以我个人的经验,像文章作者提出的困惑,很大程度上其实来自于很多人根本无法去讨论自己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一件事。他们从来不去审视和思考自己在美和善方面的取舍上有哪些理性,有哪些非理性。他们为着自己的美与善的个人取向,既不能坦然于自己的非理性,又阐述不出什么理性。他们一向不准备向任何人交待,也不想主动地改变或改进。这是某类人。而另一类人,也就是像文章作者这样的人,他永远不会满足于自己的天然现状,而是不断追求着什么。他首先不断了解还有什么更高境界(这是第一类人首先就懒得做的事),然后根据自己的取向选择一个高峰去攀登。要做到这个,那就必须日三省乎己,时时拿这个本我与那个超我比对,才能看到差距和目标。既然习惯做这件事,于是他生活中每个取舍都经历过一翻自我反问、自我审视;一旦作出的决定,哪怕小到吃水蜜桃削不削皮,都能坚定到如皈依一个宗教般虔诚。看到任何“异端”时,不说好像看到外星人吧,那也当然就好像发现了宝贵的研究对象一样,马上问出一堆“为什么”。殊不知人家根本不在乎“为什么”,也不想思考“为什么”,更不想听你的那些个“为什么不”。

所谓庸人,其实就是那些不爱问“为什么”的人而已。爱问为什么的人,也不是个个都有机会读博士,做研究,因此有很多流落在了“民间”。

也有很多评论说作者情商低。我不知道“情商”一词用在这里是指什么。我所知道的“情商”是指控制情绪的能力,但我理解评论者的意思是指作者不懂做人。我认为“控制情绪”和“懂做人”并不是一回事。那么作者是不是不懂作人呢?从他描述的事情经过来看应该是不大“懂作人”。我觉得“懂作人”这个词也不好。因为到了一定年龄,只要智商和情商没问题,还“不懂做人”的并非真的不懂,而是不愿意。我们总说,很多人“用脚投票”,这是“懂做人”。本来是去清华的去了曲阜师范,那只能努力离开这里。你在曲阜师范的地盘上吐槽,又离不开这里,这就是不懂做人。